第四百五十七章 历史的变化(1 / 2)

孤才不要做太子 抉望 2263 字 13小时前

考虑到这件事的危险,李承乾觉得,还是不要把过多的人牵涉其中比较好。将自己置身险境,还可以说是博弈,但是要是把身边亲近的人也牵扯其中,那就是单纯的冷血了。

家人伙伴都是无可替代的,或许有的时候利用他们能够得到远超寻常的效果,但是,一旦这么做了,首先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本心。

李泰所在的科研院,防御能力比起火药司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况且,李承乾敢相信,不管幕后的黑手是王家亦或是其它人,都不可能抵抗火药司的诱惑。

就如同皇帝担心的那样,火药司这强大无匹的力量,不管是谁都能无视它的诱惑。

至于李泰的科研院,说起来令人无奈,甚至包括皇帝在内,都没有看清它现在的潜力,短暂的强大,总是能让人迷惑起来。

一杯葡萄酒下肚,李泰舒服的伸了个懒腰,道:“真不知道父皇这个位子为啥那么多人觊觎。当然了,您还是要除外的,我知道,您要当皇帝,肯定是想实现自己的想法。而且,就我看来,也没人比您更适合当皇帝了。李元昌这个家伙,要实力没实力,要手段没手段,论身份还不够格,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动了这样的心思的。”

虽然一直都在科研院,但是以李泰的智商,还是看出了李元昌的不对劲。

倒了一杯葡萄酒,边摇晃着酒杯,李承乾边笑道:“青雀啊,你要真是这么看,可就大错特错了。李元昌或许有登顶至尊的心思,但是,我敢保证,跟他一起的人,绝对是想要把他当作弃子用的。虽然没有证据,但是现在看来,雉奴被瞄上,想要被人弄成傀儡的可能性很大。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有父皇这个先例在,不是谁都能随便篡位的。就算是弄一个傀儡出来,也得名正言顺才行。我就不用说了,太子的身份,自然是最好的选择。或许,我没有造反的心思,才是那些野心家最不甘的地方。

再者,就是你了,只不过,你现在是彻底不在乎官场,不在乎权力场,就是魏王这个名号,也是为了混点俸禄才戴着的。再加上你现在基本就泡在科研院了,所以你也是安全的。相比较之下,雉奴就比较好控制了,年纪小不说,性子还比较懦弱。说实话,我现在非常庆幸当初对雉奴下手了,不然的话,加上晋阳的力量辅助,没准儿咱们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点点头,李泰道:“那您准备查晋阳了?”

“不查!太原的事情已经给他们敲响了警钟,既然注定没法抓住他们的尾巴,不如等他们本体露出来以后再动手。这样,还不会留下后患。算了,跟你说这些东西也没用,你就当个笑话听得了。说说你科研院的事情,这一次为了避开吐蕃,工学院的老本都被你搬走了,这样虽然保险,但是说到底你科研院还是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啊。

一般的学生你们肯定不需要,进入科研院的必须得是精英才行。所以啊,你这段时间既然有点空闲时间了,就去学院,把你的科研分院搞起来。”

“搞是一定要搞的,科研院确实需要更多的人手才行。而且啊,前几届的毕业生里,有不少的好苗子,有的时候比我和阎立本想事情还快。科研这个活儿,还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搞起来的。”

叹了一口气,李泰从怀里拿出一个金锁,放到了桌子上。

毫无疑问,这个锁是送给新出生的孩子的。以秀秀的身份,哪怕生的是儿子,也不够资格被李泰这么珍重的对待的。不过,李泰依然是这么做了。这就纯粹是因为李承乾这个当父亲的原因了。

珍重的收起来,李承乾挥了挥手,也不送李泰出门。当兄弟都当了这么多年了,有些规矩礼节什么的,不需要刻意遵守。

来到宜春宫,才发现长孙已经离开了。过来人的苏媛,正照顾着秀秀。

第一胎,自然是最辛苦的。哪怕如今已经是午后了,秀秀还是面色苍白,但是至少气息已经平稳了。

李承乾的到来,自然让秀秀充满了欣喜,特别是当被扶起来喂水的时候,更是热泪盈眶。

“好了啊,喂个水而已,哭个什么,好好养身体,这马上就要入秋了,月子坐完,你也得锻炼锻炼身体,免得今年冬天容易受寒。”

扶着秀秀躺下,李承乾忽然发现老婆多了还真是挺大的一个问题。让他学别人完全把女人当成是附庸之类的是不可能的。但是这样暖完这个暖那个的,说实话,已经不是中央空调的程度了,真心的累啊!当然,跟中央空调比起来,他还是要强一点的,毕竟他暖的都是自己的老婆。

为了照顾秀秀,苏媛把孩子也带来了宜春宫。当两个孩子变成三个孩子以后,唯一的变化就是更吵了。往往一个孩子的大哭,还会带动另外两个孩子的大哭。虽然不止一次的幻想过有孩子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但是真的拥有以后,说实话,烦躁的感觉总是会压过什么“父爱”。

孩子,真是个麻烦的存在啊!

姑且征求了秀秀的意见以后,第二天,老三的名字才正式确定下来—李梦浩。也是在给孩子取名的过程中,李承乾才发现,取名字真的是个辛苦的活儿,到了这个时候,满腹经书根本起不到好效果。

秋天临近,朝廷反而没那么忙碌了。往年这个时候,都是最忙的时候,因为秋收是天下第一大事。按照秋收的统计,需要为某些欠收的地区做好赈灾的准备,还要统计朝廷的税收,满满的官仓,才是朝廷最大的底气。

但是,从商税代替农税开始,朝廷对这方面的关心,就只局限于民生方面了。到了这个时候,甚至不需要认真的统计分析,只要等待地方州府递交的报告就好。当然了,监察御史还是有必要下乡监察一番的,免得有些地方欠收了,地方官员为了面子却硬要上报秋收正常。

今年不一样,今年朝廷需要关心的,只有各方边军供给的问题。

作为军队出身的侯君集,对于边军的供给,自然无比的上心。自从他当上兵部尚书以后,各地边军的日子不知道好了多少,有的时候,李承乾都觉得皇帝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让侯君集这个临时突击学会写字的武将担任文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