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差一倍!(2 / 2)

孤才不要做太子 抉望 2387 字 16小时前

或是打游戏,或是弹吉他,实在憋不住的时候,就到游泳馆发泄一顿。

如今也是一样,既然心里不好受,那就找个发泄的渠道就好。在丧礼期间弹琴什么的不太妥当,拿王家当出气筒,就没问题了。

黎达海也在自己的新家里猫冬,听到太子的传唤,就带着厚厚的一个账本过来了。

唐朝商人的记账方法乱七八糟的,至少在李承乾看起来是这样。有印书坊在,表格就能够制作出来,再加上借贷记账法,账目看起来就整洁的多了。

“殿下,咱们囤积的煤炭已经快千万斤了,如今王家还没有开始售卖,咱们难道还要等下去?”

“人家不卖,就是想着等天冷的时候把价格抬上来,不到用煤的时候,怎么卖出好价格啊。既然王家还在憋着,咱们也等,只有等他们开始贩卖的时候,咱们再低价售卖,才能在他们的脸上狠狠掴一巴掌。要是咱们卖的早了,人家也跟着降价怎么办?”

“殿下说的是,只有当他们高价售卖煤炭,才能体现出咱们的厚道来。只是殿下,如此一来,咱们岂不是少赚了太多的钱?老奴计算过,这些煤炭按照您定下来的价格,就算都卖掉,咱们也赚不到多少,刨去给工人的工钱等,能有两万贯的收益就烧高香了。”

两万贯啊....

两万贯就是两千万个铜钱,对普通百姓家来说,两千万个铜钱跟两千万元是差不多的,还得说是零几年的时候。混蛋黎达海,什么时候连两万贯1都不放在眼里了?

“闭嘴,咱们这次就是为了收拾王家,只要他们少赚,孤就开心,要是能弄的他们声名狼藉,莫说赚的少,孤吃点亏都行!对了,工部那里,你去过了了吧!”

黎达海点点头说:“自然已经去过了,李尚书看了您的信,立刻就选择要咱们的煤炭。工部跟王家签订的合同是一年一订的,只要过了今年,就该是咱们供应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样一来,王家就算有大量的煤炭资源,卖不出去,也只能自己留着烧了吧!

现在煤炭的使用很少,一些铁匠能用到,用煤炉子的人家用得到,用得最多的就是火窑和水泥作坊。现在水泥作坊已经全部交到了工部管辖,李大亮虽然是武将,但是精明似狐,在制定合同的时候,宁可一年一订,也没有把期限延得太长。

至于铁匠和用煤的人家,肯定会选择质量相差不多,但是价格低廉的煤炭。

如此一来,王家的煤炭,除了留着自己烧,李承乾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渠道能卖出去。

“现在天气这么冷,让运输队停止运输吧,今年不同于战时,为了胜利,怎么拼命都不为过,但是太平年间拿人命挣钱,可就是丧天良了!煤田的开采也停止,记得给所有的工人、管事,都发放福利。”

黎达海笑呵呵的点点头:“殿下放心,已经安排下去了。”

在太子的手下工作就是不一样,该得的不会少得一文,到了年节还有福利可以拿。在谁手下干活儿,都没有在太子手下干活儿舒坦。

挥挥手让黎达海离开,看着手里的账簿,李承乾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该死的王家,你以为你垄断了煤炭行业?中华大地上的煤矿多了,你手里有的也只是并州的那一部分而已。好好的诗礼传家,继续卖闺女赚钱,孤也只会鄙视你们,但你们闲着没事儿对皇储的位置动歪心,可就咬着牙接受孤的拳头吧!

将账簿收进抽屉,喝掉张赟端来的药,穿上棉衣后,才出门。

老先生的葬礼很隆重,因此学院的期中家长会都因此而耽搁了。

学院的正门,面对的就是渭水,隔岸建造墓地不太妥当,所以学院的墓地就建造在了后面的山上。

天气很冷,可是翁仲的雕刻却没有停下。所谓的翁仲其实就是墓地前面的各种石像,老先生怎么说也是重臣,是有资格立翁仲的。

李大亮派来了工部最顶级的工匠,阎立德也把将作监最好的工匠派了过来,再加上已经了解了流水线工作方法的阎立本,所以雕像的速度很快。

“殿下,陛下说,您没有机会为老人家结庐守孝,那就为老人家立碑。我们已经把碑面制作出来了,只要您把碑文写出来,交给下官就是。”

听清楚阎立本的要求后,李承乾就头疼不已。

写碑文啊,这个没办法剽窃,只能靠他自己来,而且还不能写得太差,否则丢掉的可不止是自己的面子。

无可奈何之下,李承乾只能灰溜溜的回了家,还不时的到杨度、方孝全等几位老先生那里求教。最终在出殡的那一天,才终于把碑文撰写完成。

当棺木下放到墓坑后,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家,就开始了另一个世界的旅程。

太子太师李纲的离去,只是在朝廷中掀起了一股风暴,或许还有一些有识之士,喝酒的时候,不忘记遥敬这位老人一杯。至于普通的市民,就是为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家故去惋惜一下,然后该干嘛还得干嘛。莫说事太子太师死掉了,皇帝换人跟他们的关系都不大。今年的冬天明显会很寒冷,多给家里屯点柴禾才是正经事。

煤炉子作为一种新的取暖方式,被大面积的推广开来,将作监下辖的铁匠铺,在容量、薄厚上制定了不同的标准。达官贵人家里用的自然是有花纹雕刻的高级货,平民百姓买得起的炉子,也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炉子堪称家家用的起,但是燃料,终究是一个大问题。

以往的冬天证明,煤炭是一种很好的燃料,比起木炭更耐烧,容量大一点的煤炉子,只要晚上填满,就能燃烧到天明。不像木炭和木头,填进去没多长时间就烧光了。

可是煤炭只有少数的几个商号有得售卖,价格都高的让人咋舌,莫说普通百姓家,就是一些商人,都舍不得购买,只能不断囤积干柴。

一种人有一种人的活法,虽然觉得那几个商号和他们背后的王家丧天良,可还是没人直接指责他们。

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冷,经不住上门询问的任越来越多,王家的商号终于开始了售卖。

三斤煤炭,一文钱的价格,看起来不算什么,可是真的买的时候,才知道有多昂贵。这哪里是烧煤,这分明是烧铜板啊!

好多富商忍着肉疼,接受了这个价格,至于勋贵之家,照例是不会对价格有任何异议的,堂堂勋贵家因为几文钱的价格纠缠,不够丢人钱。

可是当大量购买了煤炭的勋贵家,得知太子也开始售卖煤炭,价格还是五斤一文钱的时候,立刻开始叫苦不迭。

钱的多少不是问题,这点小钱还是掏的起的,可是,太子跟王家的价格差了近乎一倍,可就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