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是连连摇头,但更令他诧异的是,那些没受伤百姓脸上的表情,分明是写上了一个硕大的悔字,仿佛在懊恼自已怎就没头破血流呢,能享受到女军卒的温柔呵护滋味,给骂上几句也值啊。
杨彦无奈的转回目光,唤道:“孤难得有空,既然来了,谁领孤去田里看看?”
“大王,请!”
李村乡老正嘿嘿怪笑着,到底人老成精,连忙躬身示意,这可是高攀大王的好机会啊,哪怕以后杨彦走了,钱刺史总要顾及香火之情,就不可能亏待自家。
“大王,这边请!”
赵庄乡老也回过神来,眼巴巴的看着杨彦。
“去,大王想要看水田,你那田里还没灌水,看什么看?”
“没水就不是田啊?”
两边又吵起来了。
杨彦索性一手拉起一个,摇头笑道:“来来来,先去李村,再去赵庄,不许再吵!”
李村乡老隔着杨彦向赵庄乡老丢了个得意的眼神,仿佛先去我家我就是赢了,后者也不甘示弱的回瞪一眼,因为赵庄虽然排在李村之后,却是结束,收尾的意思啊,你是始,我是终,你是开头,我是圆满。
一群人跟着杨彦闹哄哄的进了庄子,带着激动,带着振奋,还有着小小的谀媚,钱凤与随行的益州官员交换了个不可思议的眼神。
所谓亲民,摆姿态,他们也是懂的,可是作为官,或多或少都有些架子,官与民之间,总有些隔阂,而做到如杨彦这样,与一群农夫结伴而行,亲切交谈,问着收成,关心民生,那几乎是不敢想象,也心底充满着钦佩,还隐隐似是明白了什么,若有所思。
反倒是荀虎等千牛卫见怪不怪,只是暗暗戒备。
实际上杨彦也没指望看出什么名堂,主要还是摆出一个亲民的姿态,不过当站在田埂上,望着那一副副如镜面般的水田的时候,突然一个想法浮现在了脑际。
于是问道:“田里除了插秧,可有放养些什么?”
“呃?”
周围人面面相觑。
李村乡老小心翼翼道:“大王,每年水田灌水时,都会有些鱼虾鳖蟹随水流入水田,不知您所说可是这些?那些小鱼小虾别看不起眼,却会啃秧苗的根子,为祸甚大,每回都要组织人手专门清理,还有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蚂蟥、田螺等各种虫物,简直是清理不净,烦不胜烦,据老朽估量,稻谷也因此会少打个一两成。“
杨彦点点头道:”孤倒是有一法,可于稻田中放养鸭子试试。“
”哦?养鸭?“
众人不解的相互看了看。
杨彦再次点了点头:“于稻田中养鸭,不仅能吃掉杂草害虫,还能对土壤起中耕的作用,刺激稻谷生长,而鸭排出的粪便亦可作为肥料,当鸭子长成之时,售卖食用两相宜,实为一举多得。”
众人也觉得挺有道理的,不过那乡老却两手一摊,无奈道:“那只能待得明年了,需秋天收获稻谷卖了钱才能买回鸭蛋。”
杨彦心里酸酸的,挺不是个滋味。
自己争天下,要说不为已根本不可能,但他也想民众的生活变好,带领民族走上文明和富强的道路,让华夏摆脱将来被侵略奴役的命运。
可这些个村民,居然穷的连鸭苗都买不起!
杨彦暗暗叹了口气,回头道:“此事便由士仪操心了,尽快组织些鸭苗,提供给有意于稻田中养鸭的民户,秋天以收获粮食抵雏鸭价格,鸭价不得以成鸭计,扣除成本之后不得再加价,也不得对谷、桑、麻以外任何农家收获征收赋税。”
”诺!“
钱凤心头一震,拱手应下。
“大王~~”
一众村民感动的齐声呼唤,甚至有人直接跪在了水田里,掩面痛哭。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除了上古尧舜,几千年都没有出过如此亲民爱民的君王了啊!
“快起来,大家快起来,孤只是尽自己本份,要想日子红红火火,还是要靠你们自己的双手啊!”
杨彦连声唤着,村民们陆续站起,不停的抹着眼泪。
接下来,杨彦讲授了稻田养鸭需要注意几个要点。
首先要将稻田圈住,防止猫狗黄鼬等动物闯入,捕食鸭苗。
其次于插秧后十天左右,把雏鸭饲于水田中,在抽穗之前一定得把鸭子带走,免得鸭子吃稻穗。
然后是一些放养密度,防病防疫,水深喂食等各方面问题,令百姓们无不连连点头,如获至珍,既便是钱凤等官吏,都有茅塞顿开之感,心里也是讶异不己。
这一趟田间之行,取得的效果比杨彦预想的还要好,一直到了天色将晚,一行人才在村民的依依不舍中告辞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