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调整(2 / 2)

所以史进才要将他们集合起来当成精锐部队,将新兵编成几个兵团。

先是让其他兵团先和敌人交战,然后再派出精锐部队,一举撕开对手的防线,击败敌人。

其他将领也知道这样做是最好的,可是哪个将军不希望自己手下都是精锐部队啊!

他们都非常眼热元帅手下的第一兵团全是精锐,他们也非常希望能带这样的军队啊!

所以鲁智深他们听到要扩充时,拼命想将好苗子拉到自己队伍里,才会想着要多一点时间来训练手下。

新兵需要多久才能训练成强兵?

三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海军!

当然这是现代训练士兵的时间,古代要想训练步兵,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要训练他们的作战技巧,还要训练他们阵法,懂得进退以及配合作战。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教会他们遵守军纪,这样才能初步训练出强军。

也正因为如此,史进都计划着攻下登州,彻底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后,修整一段时间,解决这段时间出现的问题,训练新兵,提高梁山军的战斗力。

只要有一年的修整时间,那些新兵就能训练成强兵,这样有了五万强兵,再加上整个山东半岛的后勤物资支撑,史进就有叫板朝廷的资本。

可是现在起义军大败,方腊中了毒箭,危在旦夕,都不知道能不能活过来。

一旦方腊死了,起义军群龙无首,别说一年了,只怕连一个月都撑不过去。

到哪个时候,梁山军就要直接面对朝廷大军的压力了。

现在有不少豪门氏族支持自己,那是因为看到朝廷被方腊起义军和自己的梁山军弄得焦头烂额,有覆灭的危险,他们才想要投机,支持自己。

一旦让他们知道方腊命不久矣,这些支持自己的这些豪门氏族还相信自己能单独战胜朝廷的大军吗?

只怕他们转头就会出卖自己,配合着朝廷来剿灭自己了。

史进不怪他们这种墙头草的作风,大家都是为了生存,换做自己是他们,也会这样做。

这不关乎对错,只是生存发展的方式不同罢了!

就像方腊的发展方式,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暴兵流,不管什么人,都拉进自己的部队中,滚雪球般的壮大自己的势力。

这种发展方式的好处,就是发展迅猛,短时间内方腊就拉起了二十多万的兵马,声势浩荡,短时间内就夺取了六州地盘。

当然坏处就是,他手下的兵马素质不高,而且根基不稳。

顺利还好,一鼓作气,靠着海量的人马一路碾压过去。

但一旦不顺利,士兵素质不高的缺点就暴露无疑,不然就不会在激战中,竟然会让谣言流传,而且还轻易相信,造成军心混乱,被宋军击败了。

而且一旦进攻不顺利,被宋军反击的时候,根基不稳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杭州这重镇竟然连供大军一个月的粮草都没有筹备,大军驻守的杭州城也被宋军轻易收复,而且最重要的是连聚集实力再战的能力都没有。

自己的发展方式有点像种田流,建梁山军根据地,然后一边训练军队,一边叫人研发科技。

这种发展方式的好处,就是手下士兵素质高,根基稳。但缺点就是耗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训练士兵,来研发科技,来积累实力。

本来计划好好的,可惜方腊起义军的惨败,打乱了史进的之前的部署。

现在为了抢时间,史进只能放弃了之前的发展计划,在方腊败亡前,尽可能的多霸占一点地盘,多扩充自己的实力,好为将来的与宋军决战,做好准备。

说这种突然改变方案,到最后效果怎样,能不能战胜宋军,史进心里也很没底,有点慌。

朱武、吴用跟着鲁智深他们出去,去处理政务,筹备粮草。史进看着他们的背影,不由得暗叹。

自己只能算中人之姿,能率领梁山军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很多都是依靠未来的知识带来的。

朱武、吴用他们也算人中之杰。

朱武擅长军略,精通阵法。

吴用擅长阴谋诡计,能设计陷害人,也能看出对方的毒计。

林冲、王寅这些人擅长领军作战。

鲁智深、武松这些将军擅长冲锋陷阵。

他们算得上人中之杰,可是却又都只能担当一方面,对全局的掌握却还是差了一点。

梁山军一直缺乏战略发展策略,没有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更多的是走一步,然后再思考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也正因为缺乏战略发展策略,才总是会遇到这种那种困难。人才问题是这样,军队建设问题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

史进有些叹息,自己手下缺一个能通盘谋划的人才啊!

一个如同张良、诸葛亮、鲁肃这种,有着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眼光,帮着自己筹划长远战略布局。

吾之子房,吾之孔明何在?

正当史进正在为人才苦恼的时候,突然把手府衙门口的吕方走进拱手喊道:“元帅,公孙先生回来了!跟随他一同回来的还有一个叫许贯忠的先生。元帅,现在要不要接见公孙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