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1 / 2)

“我不相信,让我查下去!”

“我想知道真相!”

那个声音得意地笑了,“我给你十日为人的机会,你去查清你家族灭亡的真相,而后,你的灵魂将永远属于我。”

“那么阁下究竟是谁!?”

“缳焱,也许你们会叫我,妖魔之主。”

……

莘烨获得了十日的实体,不过他的身体早就被南海吞噬成为万物的养料,因此他只能寄居在一只兔妖的身体中。

莘烨寻到父亲与弟弟的埋骨地,但他二人的尸骨被焚烧为灰,不过混杂在灰烬和小块碎骨中有一枚漆黑的刚石戒指,那是他们莘氏才能开启的东西。

父亲莘篾在戒指中将真相记录了下来。原来,自莘烨死去后不久,莘篾在为莘烨整理遗物时,误翻出了先祖莘水将军留下的遗物,并在其中发现了秘密,那秘密应当称为莘水将军的悔过书。

先祖莘水将军一生斩尽魔妖,自诩问心无愧,唯一有所愧疚者竟是当年的古妖魔王,缳焱。

莘篾十分震惊,他本想将这卷惊天的悔过书遮掩去,将过往都压在心中。

可是意外发生了,鎏氏有一个容颜旖丽的小女儿是与莘燃订婚的未婚妻子,那小姑娘顽皮,经常悄悄出门来寻莘燃。

就是这个姑娘误闯了莘烨的旧居,看见了莘篾手中那卷异常古老的东西,回家将这事说给了她的父亲,鎏氏的家主。

鎏氏千年来苦居莘氏之下,眼见着莘篾一支人丁萧条有式微之相,便苦心筹谋要将莘氏压下,于是背中沟通了南海海族人,设计将一向怀柔的莘烨谋害。

于是,当鎏氏的小姑娘开玩笑地将悔过书说出来后,鎏氏家主亲自夜潜莘府去看,不料却听见关于昭曦神君与古妖魔王之间的只言片语。

但就是这只言片语不知全貌的东西被鎏氏家主告知当时的皇帝纪炎。

纪炎是一个与他祖辈都不相同的君主,他一直苦于世家庞大冗长,以为那些从创国时代延续下来的老世家已经无益于帝国发展。

而鎏氏是创国时代之后几百年才经由帝王一手扶持的世家,由他们来替代莘氏的位置,是恰好的。

更何况,纪炎作为狂热的昭曦神君的信徒,他怎能容忍莘氏背后议论神君。

于是莘燃不及十七就被派去南海,再经由鎏氏在背后推波助澜,叛国的罪名迅速落地,莘氏千年大厦一夕覆灭。

而千年前莘水将军究竟为什么会向古妖魔王缳焱忏悔,也被告知了莘烨。

莘烨听后,悲愤交加,自此后仇恨深埋心间。

他问虚空中那道自称缳焱的声音,他该如何才能为莘氏复仇,又如何才能为缳焱复仇。

缳焱道:“我太虚弱了,沉睡了千年却还是无法苏醒,你要等我有能力苏醒的那一日,我会让你重返人世。此前,你需得被埋于墓冢,忍受常人难忍受的痛苦,你还愿意吗?”

“愿意。”

莘烨在罗州圣清山外二十里外进入一个地下暗道,然后被缳焱安置在莘水将军的尸骨旁,整整二百六十年,莘烨身不能动,却意识清醒地躺在祖宗骨头边,在漫长难熬的永远的黑暗中,将仇恨酝酿发酵。

……

莘烨立在巨大的铜镜之下,双目流下两行赤红的血泪,“直到那一日天雷降下,缳焱圣君跟我说机会来了。”

“我的游魂终于等来了安身的地方,那是罗州的凌家,他们家有一个痴傻的孩子,水系,简直是为了我量身打造。”

“我要复活缳焱圣君。”莘烨举起双臂,“如今,我要将创国时代的真相讲出,遍苍流的人家都能听见。天师老狗,你怕不怕?”

附在老国师身躯里的天师老祖以一种奇异的目光看着他,叹了一口气。

莘烨冷笑一声,他的身体像撑到极致的口袋,每一处细小的缝隙中都在散逸着灵气。

时九柔偎在纪少瑜边,“他怕是不行了,这是入魔走魂的先兆。”

“他本该在三百年前就死了,如今没了凌渡海的□□,残魂难以支撑。”

天师老祖伸出手,以幽幽黄色的莹光照射像莘烨,那面巨大的铜镜骤然熄灭,莘烨的入魔程度逐渐减弱。

莘烨的目光狂热而冰冷,却在陡然间寂静下来。

“千年前关于缳焱的事,本不该由我来说,但我还是要说一说。世间本无死而复生的道理,既然死去,便应当化为青烟彻底散去。可是莘烨,你可知为何你我二人还活着么?”

天师老祖沉沉开口,目光中愈发流露出慈悲,那慈悲仿若成了天师派的标志,其中隐约有站在命运之中看尘世凡人疾苦的意味。

“因我是借尸还魂,因这世间死不能生本就是谎言。”

“错了。”天师老祖摇头,“你能借尸还魂是因缳焱未死,我能今日站在这里,是因我本不修五行,只循命运因果。我本早该死去,但千年前我便穿透命运预见了命运。”

“于是我置换了一段命,使我将那时的寿数寄存起来,如今附在我门人身上。”

“老祖,那……若您离开,老国师当如何?”纪少瑜问。

“死。”

天师老祖的声音分外无情,道:“凡事皆有代价,他迎我来,就已将自己作为容器成为置命幻术中的祭品。”

时九柔抿住嘴,嘴角轻颤弯下,她垂落眼睫,瞥见纪少瑜亦是紧紧握拳。

寂静了片刻。

天师老祖又说:“莘烨,你们这些后生学到的,该是昭曦神君如何杀死缳焱的吧。既然已经被杀死,又如何还会未死呢?”

莘烨绷紧唇,不知如何作答。

“因为那年,我们没有杀他。”

“不!你们杀了!”莘烨的容颜停滞在他死去时的模样,仍旧保持着俊美的青年面孔,苍白泛青,稀薄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