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藤武市在1964年拍摄的《凝视爱与死》,算得上是早期比较有名的靠绝症让相爱之人阴阳两隔的电影。
在这部电影成功之后,绝症的情节一度相当流行过一阵子。
顺带一提,两年之后,吉永小百合又拍了一部叫做《爱与死的记录》的纯爱电影,虽然跟上一部电影名字很像,但是内容调了个个儿,得绝症死去的换成了她剧中的男朋友。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不仅有绝症,还附赠了殉情的桥段。在男方过世以后,女方选择了追随恋人而去。
这也就是现实和剧本的不同之处。
有现实原型的《凝视爱与死》,留下来的那一方选择好好活下去,而在虚构的剧情里,殉情这样的元素就可以被随心所欲的使用。
毕竟活生生的人有温度,而虚构的人物,不管塑造的有多么立体,本质也都是扁平的。
说来,六十年代时期的吉永小百合,出演的角色几乎无一例外,全都是那种清正美积极向上态度端正的好好女生。
不过,也或许应该反过来说才更加合适。是因为她本身的个性就是如此,所以日活公司才为她量身定做了那么多相同类型的角色。
电影上映之后,立刻拳打脚踢……饶了他吧,二十六馆的规模,就算掐住脖子场场爆满,也难以出现拳打脚踢的局面。
吹牛虽然不犯法不上税,可总得讲一讲基本法。
纯爱电影这样的题材,名作一抓一大把,扑街的概率同样高的惊人,大约是因为爱是永远不过时,却又极容易陷入陈词滥调的主题。
所以,拍中了大众的穴位的就赚个盆满钵满,拍错了穴位的则被毫不留情狠踢一脚。最微妙的一点则在于,大众的穴位在哪里,是一件永远的谜。
在流行音乐的领域,倘若使用九十年代畅销必备黄金搭配的词曲写法,歌手本人的名气和人气也说得过去,那么基本上是不会失手的。
但是影视剧的领域呢?名演员、名导演、高销量的原作小说、铺天盖地的大规模宣传、甚至质量过硬的剧本,这些都不能成为票房成功的保障。
扑街扑出两行泪的大制作电影,堆成块儿也是一座小山。
像是“老子是绝对不会失败的”这样的话,也就只有大门未知子可以自信满满的说出来。不过,就算是这位大姐头,如果改了行去拍电影,估计也得把嘴闭上。
至于叶昭自己,他没有一个可以提前告诉他成功概率的系统,也没办法施法固定住大众的穴位,所以直到电影上映之前,他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扑在这一次。
电影上映的当天,两**概拿到了两千万日元的票房,不是一个可以买挂鞭炮放了的成绩,但也不是扑街的开端。
一般来说,电影的首日票房是最高的,之后到底是匀速递减还是高台跳水就视情况而定,不过,现阶段来看的话,假如不出现口碑暴跌砸穿地心紧急下档的倒霉事,这一个月的上映期,最终大概能拿到三亿到三亿五千万日元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