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戏院的两千多名观众从没想过,这部打上了“政治任务”标签的电影会囊括如此多的欣赏元素。
虽说早先他们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了解到《警察故事》中有很多“血腥”、“吓人”玩命场景,并将其妖魔化为“拿人命堆砌”博取噱头的粗劣制作。
但当观众们真正坐在影院中观看后才发现,影片内容并不是外界媒体宣扬的那样。
此时已经播放了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中,观众们的情绪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此起彼伏。
陈家驹保护莎莲娜回到家中,正巧遇到为其准备生日patty的女友阿美,随后引发起一系列误会,粗线条大咧咧的陈警官为了在莎莲娜面前硬撑男人的尊严,煞有介事的打着电话,在电话中将阿美的大小毛病说的一无是处,孰不知阿美此时就在他的身后......
当谎言被戳穿,陈警官左右为难、惊慌失措的尴尬场面,瞬间爆发出强烈的喜剧细胞,影院中也响起了轰鸣笑声。
现实中不乏像陈家驹、阿美这样的冤家小情侣,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吵吵闹闹,转眼又和好如初,这段情节引发了很多年轻观众的共鸣,在爆笑声中也让他们不由自主的看了彼此一眼,那种眼神中所富含的意味恐怕只有彼此能够了解吧。
整部《警察故事》的中段几乎都是用喜剧堆砌起来的,特别是法院审判那一段,聪明的莎莲娜发现陈家驹伙同警员演假戏,于是将计就计的上演了一处闹剧,当那段录音当着所有人播放出来的时候,观众们又笑了,这次笑的更加强烈,从来没有一部电影留给他们如此多的丰富想象力,而这种笑话背后的杀伤力也是惊人到死。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很多观众们坐在位子上笑的前仰后合。
“不行了不行了,这段太搞笑了!”很多人将巴掌拍的生疼都不自知。
“这编剧真搞怪,亏他能想出这么损的招!”有些人已经开始赞美编剧了!
当然,还有很多观众发出这样奇怪的笑声。
“哈哈哈.....啊....哈.....”这是因为他们笑点太低,而荧幕上的情节又如此爆笑,于是他们差点笑的背不过气来,不过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表情“痛苦”的指着屏幕,肆无忌惮的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这段情节的认可。
即便是一向严肃的麦理浩爵士,此时也在捂着肚子哈哈大笑,更不消说那些贵族们,高级警司们和他们的家属了。他们终于在这部电影中深深体会到王小虎的搞笑本领,这种桥段的安排远比前面的被动喜剧冲突来的更加强烈。
笑,除了笑还是笑!
笑的浑身没有力气还想笑!
只要一想起那段隐晦暧昧的录音,每个人都笑的花枝乱颤东倒西歪!
就是这种一张一弛的情节安排,瞬时增加了影片情节和现实人生的联系,他们认为陈家驹这个荧幕形象很符合时下小市民的心理,准确说是他们的缩影。
陈家驹因此在上级面前是受到斥责,被贬到乡下做警员,观众们看到这里,心里边开始为陈家驹打抱不平了,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一场误会,同时也很佩服陈家驹的隐忍。
只不过观众们发现电影情节并不是按照他们预料的那样发展,陈家驹并没有立刻找到大毒枭朱滔的证据将其绳之于法,而是在观众们的打抱不平基础上又狠狠的撒了一把盐!
朱滔设下陷阱让警局的人误会陈家驹杀死文警官的情节在大荧幕上播放时,王小虎听到身后传来阵阵议论声。
“哎呀,那个警司怎么不分青红皂白,陈sir分明是被冤枉的!”
“警察们都是酒囊饭袋吗,放着坏人不抓却抓陈sir!”
“哎,警匪一家亲嘛,这个社会太阴暗了!”
“那个文sir就是警察内部的败类!”
“活该被社团打死!”
这些话声音虽小,却字字句句的传到了前排那些正襟危坐的高级警司耳朵中,他们老脸一红,心里很不是滋味。
毕竟现实中的情况摆在这里,这几年来香港警察内部确实存在贪污受贿各种“潜规则”,即便是发生了火灾,消防队员也不会立刻救火,而是根据“事主”塞多少红包才决定是否行动,如果“事主”一分钱不给,那么ok,消防队员就拿着工具站在那里,眼睁睁看着火势蔓延!
良心都喂狗了!
很多市民对警察这样怒骂,却依旧骂不醒早就病入膏肓的警察结构,也难怪麦理浩将清理警察内部败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文警官的死,让高级警司们惭愧难当,却让观众们心中大爽,这样的败类就应该被打死。
有一名观众情绪激动的站起来,拍摄手大叫道:“死的好!”
哪知话音刚落却很多声音骂了下去。
“好个屁!那个败类死不死没关系,现在陈sir被诬陷了!”
“尼玛乱叫毛,还有没有同情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