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你的小说以后我全包了(1 / 2)

王小虎并不是那种随便哪部电影都会拍的人,他很清楚在70年代香港电影市场有诸多的制约因素,或因为大环境和观众的审美观念,或因为那些明星还未成熟,市场不成熟、条件不允许的电影拿出来公映,票房成绩会非常的惨淡!

众所周知金庸的作品在电影领域斩获很小,最大的困难在于金庸作品都很长,改编成电影的难度很高。本身香港的电影一部没有超过三小时的,从来都没有,其实《射雕英雄传》拍成三部曲,每部三小时,这倒是可取的。只是现在的演员人选还没有达到王小虎心目中的最佳阵容,而切科技方面也非常落后。林林总总的一堆问题让他一筹莫展。

不过既然人家金庸都找上门来了,王小虎自然不会让他失望而归,于是权衡再三后,他开口说道:“查先生,您的作品最适合改编电视剧,而其中最容易改编的当属《射雕英雄传》。”

总的来说,金庸作品在电视剧领域的成就很大,尤其是早期香港无线制作的金庸武侠剧集是较为成功的,几乎部部都引起了轰动效应,这也和无线后面有邵氏强大的演员资源有很大关系。比如黄日华、翁美玲版的《射雕英雄传》,里面许多演员都是邵氏的老将,有不少也是香港影坛的名宿,所以才有的群星璀璨的83版《射雕英雄传》。这影片深深影响了几代华人,特别是翁美玲红颜薄命更使其成为经典中的经典!(这话真别扭,不过也是事实。)

听到王小虎说的容易,金庸顿时乐了,他找王小虎的主要原因就是看重了他用电影手法将“侠”的寓意诠释的很到位,这在时下的香港影坛是首屈一指的,若不是金庸亲见王小虎如此年轻,他恐怕也无法想想一个年轻人会将“侠”领悟的如此深邃。“你想怎么改编?”

“怎么改编?当然是将83版原版抄袭过来了!”王小虎在心中这样想着,嘴中却说道:“自然是结合商业、艺术的需要酌情改编了,您当年花费了两年多时间将其创作完成,所以改编剧本的难度可想而知......”

“这点我自然清楚。”从某种角度上来讲,编剧的工作量较之作家还要难上几倍,特别是改编经典名著这样庞大的工作,金庸非常理解期间的困难,所以他笑着说:“我是不会催促你几时完成的,不过有个要求,剧本改编完成后要给我过目的。”

“这是肯定的事情嘛。”王小虎心中暗喜,他还真怕金庸拿出别人催他写书的劲头来催促自己写剧本:“不过我也有一个要求希望查先生答应。”

“小虎你直说即可。”

“我希望经过我手的剧本完全由我来拍摄,更希望查先生的小说影视改编权全部由我来代理。”王小虎说道这里自嘲的笑了笑:“可能查先生感觉我有些狂妄了,不过等您看到我改编后的《射雕英雄传》第一集剧本后,应该会答应我的要求。”

不知道为什么,金庸的脸色并没有多少变化,已经保持着笑容说:“虽说有些狂妄,不过我能感受到你强大的自信心,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嘿,成了!”王小虎眼中闪过一丝喜悦,起身与金庸握手:“查先生您看咱们是不是签个合同啊?”

“我有种上你当的感觉!”金庸微笑着点点王小虎说:“签合同没关系,不过我也有要求,你若是改编的不符合我要求,我肯定要求索赔的呢。”

“瞧您老说的。”

“还有,我现在才48岁,远没有到糟老头子的地步,你还是别您老您老的叫了,否则我感觉自己很老的样子!”金庸笑骂道:“我的心理年龄可是跟你一样永远18岁的哟。”

“哈哈,我下次注意就是。”王小虎尴尬的挠挠头,之所以用“您老”这个词汇,主要是他前世对金庸的尊敬,再就是他通过小说认识金庸的时候,金庸已经七旬,这种失误他断然不会再犯。

两人喝着茶水交流着关于《射雕英雄传》改编的话题,能与金庸面对面交流这种高层次的东西让王小虎感觉压力很大,毕竟他不是什么金学研究会的,对于《射雕》的理解也通过83版的演绎而阐述。

就听王小虎在消除了紧张感后侃侃而谈道:“早年我听说《射雕英雄传》又名《大漠英雄传》,我认为查先生的小说根据时代可以划分为三部分,即《铁血丹心》、《东邪西毒》、《华山论剑》,铁血丹心取自杨铁心之名,东邪西毒自然是黄药师和欧阳锋,至于华山论剑则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而正是这些话题让金庸对王小虎高看了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