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他手下那数万士兵有大部分在雨夜中无处可躲,只能避在树下或墙边,淋了一夜。
而就在这雨夜中,一支人马从南向北而来。
这支人马正是张辽的兵马。
这几日太过炎热,张辽早察觉天气不对,虽然不能完全确定,但他一向是未雨绸缪,在攻打寿春的数日之间,早已经派人将伏击的路线打探好,连避雨的地方也找好了,还从民间搜寻了许多蓑衣、油布、斗笠。
当然,他避开了雨势最大的时候,让士兵做了充足的休息,而后出发。
黎明时分,雨已停了。
张辽已经站在汝阴县的一处矮山头,手持磨制的单竹筒望远镜,遥遥眺望着远处袁术的兵马。
此时袁术手下的部将正在聚拢兵马,袁术还不见人影,全然没有意识到张辽已经在侧虎视眈眈,朝他们张开了血口和獠牙。
这正是张辽带着兵马冒雨夜行赶路所达到的效果,凡是打仗双方都会对对手的实力和位置有个判断,这个判断很重要,决定着自己的行动,从昨日的情报看,袁术会预判自己还在寿春城外,因此袁术只有快赶到寿春的时候才会小心防范埋伏。
他带兵突前数十里,就是打了个时间差,让袁术判断失误,措手不及。
而这场大雨更是帮助了他,会让袁术更加放松警惕。
这就是突袭的要义,在敌人想不到的时候想不到的地方发起攻击。
张辽回望自己的兵马,虽然半夜奔行颇是疲累,但气势与军容丝毫不差。
张辽颇是满意,这不但是因为他早做了防雨的准备,更重要的是他的兵马精锐无双,远胜于袁术的兵马。
袁术的兵马众多,但很多都是招募不久,稂莠不齐,训练不多。他的兵马却不同,他行的是精兵之道,招募之时都是层层选拔,入伍之后更是严厉训练不辍。
作为将军,张辽始终奉行,人最强大的不是力量,而是意志、耐力和气势,力量很多时候是天生的,而耐力、意志和气势却是后天锤炼的,对于军队更是如此,操练兵马就是强化士兵的意志、耐力和气势,再统一行动,加强配合。
而他的士兵整体力量强于袁术兵马,意志、耐力、气势和行动更是强于袁术兵马百倍,精兵之道牺牲了数量,全靠质量弥补战力,绝非等闲。
雨夜行军虽然疲累,但不过是一场操练而已,这正是平时训练的科目之一。
此时袁术的兵马还在聚拢,张辽并没有急于攻击,而是让将士稍作休息。
他在等着袁术聚拢兵马,如今袁术那些兵马太散,躲得到处都是,数目又多,打起来费事,而且自己兵少,分散了不利于发挥战斗力。
他要等到袁术兵马聚拢大半,却还没有成形的时候出其不意发动攻击,那才是袁术兵马最想不到的时候,才是最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