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现在加大了在蓼城的投入,似乎打算与晋国在蓼城展开决战!晋国毕竟在蓼城集结了二十万兵马,我觉得晋国极有可能会再加大投入。”陈诩道:“现在晋国这头猛龙已经咬上了蓼城这块肥肉,很难让他松口啊。”
“从增派水军来看,晋国似乎是打算会在蓼城增设兵马!”诸葛亮道:“从王辰历来用兵的习惯来看,他就像是一个战争的赌徒,往往会将整场大战的胜负赌在一场大决战上。就如昔日王辰与董卓争斗来说,若是王辰推进再慢些等到关羽的军队偷渡关中,断掉董卓大军后路,再与董卓在弘农决战的话,他早就控制关中乃至天下了!也不至于让天下成为如今的模样,可是他偏偏自负武功,提前与董卓在弘农决战,意图从正面击溃董卓从而夺取战争的胜负,结果可想而知?”
“诸如此例比比皆是,其人用兵如神则如神,但却改不掉这个坏习惯。几乎每一场用兵,都可以看到他有意的组织正面决战,以此来击溃敌军从而取得胜利。这是他王辰自负的结果,也是他王辰的一大缺点!”
“是啊!”陈诩笑道:“朕与王辰交手那么久,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此人善于决战,但决战结果很少有不如他意的。况且天下精锐尽在晋,他王辰能不自负吗?于他而言,这正是以己之长击彼之短。这样看来,他组织这一场蓼城之战也不出意外啊。”
“每当战事胶着的时候,王辰总是以决战来改变情况。但是蓼城之战,他王辰只怕是输不起的,刘备也是输不起的。所以几乎双方都已经倾注了全力,这一场大战的结果直接关乎了双方在济北一线的结果。”
“可是刘备的兵力并不是很多,要不朕调派军力支援他?”陈诩问道。
诸葛亮沉思片刻,道:“刘备几乎调动了整个青州的兵力,常年驻守在青州的部队有不下三十余万人,也就是说他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调动二十五万人左右抵达战场。这样说来,战局之上人数或有欠缺。这样吧,可以先派五万先遣军支援刘备的决战,剩下的军队以准备尚不充分唯有暂不进军!”
“朕明白!蓼城之战,不管胜负决定的只是济北的局势变化。从刘备的实力而言,朕也相信他刘备能够集结更多的精锐兵马。”
“对!咱们不能在这猛虎还没有被击伤的时候就动作,我也希望这一场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结果是最好的。”
说完,诸葛亮又补充道:“吴国已经掉周瑜负责荆州方向的兵马,另外从江左调集了约莫八万人进入荆州,周瑜派人送来了信件,陈述了此番用兵的计策与用兵之后彼此要得到的东西。这事儿是派人送给刘备,还是?”
“先准了吧!”陈诩道:“这样的事情到时候朕在与刘备说吧,紧急时候,让晋军退兵才是重要的。再说,这不是哪一家的事情!”
“诺!”诸葛亮抱拳,道。
果然,这各国都已经卷入了这一场大战之中。只是不知周瑜的用兵方略究竟是如何的,这等天才也不知会在将来的战场之中作出何等的结果来。
正如诸葛亮所言,王辰似乎不愿蓼城的决战失败,已经诏令各路军队集结。
战鼓声声不绝,庞大的军阵也披着夕阳开出了大营。
一场决战终究会定在蓼城,只是不知这决战究竟孰胜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