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刘好好的调研报告卖得比还快,出版社只好让印刷厂连夜加印。
不知道是大家真对征西县的调研情况感兴趣,还是冲着刘好好的名声去买了这样一书,总之调研组的十几号人竟然也很意外地因为这书而出了名。
但是这份调研报告的争议很大,不仅因为对外出版产生了许多争议,在评审组内部也有很大的争议,和刘好好交好的教授是有不少,不过这些专家教授对她人没有意见,对她的观点却很有意见,这些专家教授虽然不多,但是反对的态度却异常坚决。
但是刘好好的调研报告在外界引起的反响也是巨大的,赞同与反对的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导致原轰轰烈烈的评选活动不了了之了。
谢亮一脸戏谑地看着刘好好,“你这是兵行险着,是不是担心赢不了我,特地把这事儿搅黄了?”
刘好好听得出谢亮是在开玩笑,无论是谁都想不到这份调研报告会出版,会引起广泛的谈论。
“你觉得有可能吗?你也知道这不是我的初衷,”刘好好十分无奈,她很看重学生会的每一项活动,却没想到这次的调研报告评选却因为她的这篇文章而变得虎头蛇尾,“这算是开了个坏头,应该打击到很多同学的积极性吧。”
“你也把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看得太弱了,我倒觉得你这么一搅和,明年报名参加调研的人会更多,虽然你最后没拿奖,但也算是无冕之王了。”谢亮也买了刘好好的书,自然看到了两人之间的差距,最根的差距就是大局观和实务,他只抓住了一个点,她看到的是一个面,而且相较之下他的调研报告太过书生意气,兴许有学术上的参考价值,但是在实际操作性上却弱了很多。
这些问题其实在他们相处的过程中,他就察觉到了,只是没想到当两份报告放在一起的时候,对比会如此明显,如果他是评审组完全不会有任何犹豫,因为任何一份报告和她那份相比,质量上都相距甚远。
他的祖父谢永良读了两份报告之后,摇头叹息地劝诫他,还是老老实实收了心在书斋里搞学问,他的性格和思维方式是做学者的好料子,但实在不适合做地方实务。
他却不服气,没有人是天生适合做什么工作的,就算他不适合也可以靠后天训练,刘好好原来只是个普通的学老师,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现在才表现得如此优异,只要他下苦功,虽然不一定能够超过她,但也不会相差太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