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时候生气是因为我觉得读书求知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是为了完善提升自我才读书的,你读书的时候总想着自己和家庭的出路,让我觉得你的想法特别不纯粹,所以才生气了。”她顿了顿,“但是现在我发现自己错了,是之前的我太一厢情愿了,对你们而言读书的确是一件功利的事情,因为这是你们能够看到的唯一出路,任何人都无法苛责你们。”
她想起教室里那些长途跋涉而来就为了听她讲课的学生们,他们的眼神是那样的狂热而渴望,他们的肩上承载了一个家族的希望,为了不再受穷,哪怕读书这条路再难,他们也要搏一搏,如果读书没有出路,他们还会这么狂热吗?当然不会。
“所以我必须和你道歉,那时候的我太想当然了,没有将心比心在你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你看不到读书出路的时候,有辍学的念头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刘好好过去的成长环境和他相比太过优渥,虽然重生到此处尝到了穷苦的滋味,可是他们家还是比一般农村人家的条件要好得多,所以她从没有那种穷到绝望的人生体验,也不能理解陈俊华当时的想法,人穷到极致的时候,想的是如何吃饱穿暖活下去,而不是求知。
只有仓禀足才能知礼节啊。
“我当时讲的话现在想想,真有一种着话不腰疼的感觉,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好好劝你,但不会把话得那么难听。”她脸上带着真诚的悔意。
她想到李际远和唐明亮,心里又是感激又是佩服,他们毕竟是有着多年教龄的老教师,能够真正地从内心里尊重爱护学生。
而她因为做了多年的领导,多多少少也带了一份强势的气质,对待学生也像是对下属一样,平时虽然温言细语,言笑晏晏,但心里还是要求他们必须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否则就一通臭骂,现在想想实在是过于武断。
刘向上托着腮帮子在一边听刘好好和陈俊华话,有些明白大家为什么那么喜欢大姐了,她善解人意,愿意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一旦发现自己做错了,就毫不犹豫地真诚道歉,从来不摆架子。
这样的人可真讨人喜欢,他也要做一个像她这样的人。
“老师,你别这么,如果不是你那一通骂,我早就辍学了,我阿公阿嬷他们一定会难过的。”陈俊华又朝她鞠了一躬,“现在他们知道恢复高考的事情,又听你考上了状元,就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到我的身上,我也一定不会辜负他们的。”
“那就好,你阿公阿嬷是很有见识的老人,所以才会在你们家庭那么困难的时候,还坚持送你去学校,你要努力学习,今后好好孝顺二老。”
“嗯,”陈俊华重重点头,只要再过六年就能参加高考了,到时候他一定也要像刘老师一样为家人挣一个状元回来,让他们在生产队里扬眉吐气。
刘好好和孩子们厮混了几个月,过了个欢天喜地的年,她这个“孩子王”终于到了该去学校报到的日子,她背上沉沉的被褥行李,在家乡人羡慕崇拜不舍的眼神中,独自踏上了开往京城的火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