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励无效(1 / 2)

寒门枭士 高月 1620 字 19天前

太原府学位于阳曲县西南三里外的风景秀丽处,是一座占地百顷的著名学府,他是河东路最大的书院,拥有近三千学子,百名优秀教员,各种大大小小的建筑百座。

太原府学是和汴京太学平级的高等学府,每年都有数以千计来自各州州学的学子进入府学读书,也会有千学子学成离开府学,开始新的人生。

这两天太原府学内部被一纸招募告示扰动,这是西北军河东军衙招考十名幕僚参军从事,待遇优厚,欢迎有志报国的学子踊跃报考,这则消息其实在告示贴出仅一个时辰后便传遍了整个太原府学,两天来,这个消息传得沸沸扬扬。

第三天午,府学求知楼内,千名士子将求知楼的大堂内外挤得水泄不通,西北军河东主帅种师道亲自给士子们开北方局势讲座,同时也是给士子解答招募幕僚参军从事的种种疑惑。

种师道虽然年近七十,但他脸色红润,声音洪亮,是一名老当益壮之将。

“自从三年前女真东路军占领东京辽阳府后,西路军从去年开始围攻京临潢府,双方战役打得极为惨烈,但辽国西京大同府依然屯兵五万,显然是防止宋军北云州,但对大宋西北而言,真正的威胁是西夏而不是辽国,大家也知道,辽国向来和西夏互为犄角,当宋夏之战对西夏不利,辽东会在东面围魏救赵,挑起事端,使宋军首尾难顾,不得不撤军,辽国极力支持西夏,是希望西夏在西面牵制宋军,同时使宋军难以在西北方向获得养马之地,无法建立强大的骑兵和辽军对抗,这也是辽国的一贯国策......”

种师道洪亮的声音在大堂内回荡,下面八百余名士子听得全神贯注,李延庆坐在第一排,他是陪同种师道给太原府学士子开讲座,同时也要为招募幕僚参军从事做准备。

种师道的演讲赢得一片热烈的鼓掌,下面进入问答环节,由种师道回答士子们关心的各种问题,绝大部分问题都集在这次招募。

一名士子起身高声问道:“请问种帅,幕僚参军从事具体做什么?”

种师道微微笑道:“这次招募的参军从事主要在参谋帐内做事,什么叫参谋?是参谋军事的意思,替主帅收集情报,分析情报,打击西夏细作,主帅的各种作战决策并不是拍脑袋凭空想出来,而是需要大量的情报支持,说得直白一点,参谋帐是西北军河东军衙的情报司。”

大堂内一片哗然,原来是建立情报司,有人又问道:“这个幕僚从事究竟是什么官职?”

“这只是一个差遣,暂时没有官职,一旦战争结束,很可能会解散,我对每个幕僚都这样说,事实,三十年来跟随我的幕僚很多都做了官,有的当了县令,有的甚至做到知州,为什么我从小种经略叫到了老种经略,是因为我在河东路和陕西一带的人脉很深,你们刚进来,经验和资历都不足,只能从从事做起,两三年后,你们有人表现出色,会升为参军,这属于高级吏了,再过几年,或许能升为主事参军,升到这一级一般都会得到从九品的散官头衔,也意味着正式入仕了,我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走到这一步,但我的大量幕僚都是这样一步步走出去。”

种师道的这番话令大堂下的士子们兴奋起来,大家窃窃私语,种师道又高声道:“我也是进士出身,以官掌正印,我很清楚目前的官市行情,今年年初考的进士,到目前为止,还有近一半人在等待授官,而太学生从两年前已经不再授官了,只能去州学任教,还有大量门荫官在排队,僧多粥少,竞争非常激烈,而军队职官却是一条入仕的捷径,现在朝廷很看重有实际战争经验的官,参加过战争的官,高升的机会甚至大于进士,战争不是时时刻刻都有,如果抓住了这个机会,在履历会写下非常亮彩的一笔,将来枢密院和吏部都会优先考虑。”

“待遇怎么样?”有人高声问道。

种师道微微笑道:“战争期间,军队的俸禄是很丰厚的,包括职军官,你们三个月以后基本能拿到从九品官的收入,基本月俸是每月十两银子,其他各种料金、补贴、粮食,每月大概也有十两银子左右,加起来是二十两银子,而且我和你们教谕已经谈好,保留各位的学籍,战争结束后也可以回来继续读书。”

下面的嗡嗡议论声越来越大,看得出很多人都动心了,眼睛里充满了憧憬,优厚的待遇,光明的前途,充满挑战的工作,让这些年轻人按耐不住心的激动,但很多人都忽视了重要的一点,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拿到这么好的机会,只录取十人,发解试还要难考得多。

“各位安静一下!”

种师道站起身对众人道:“如果有志报效国家,讲座结束后可以报名了,报名地点在府学内,三天后考试,不用做任何准备,只是考你们的能力。”

.........

种师道的演讲彻底激发了太原府学士子的从军热情,在演讲结束后,在求知楼前便排起了长达百丈的队伍,两千余名士子报名参加考试,队伍甚至还出现了年轻助教的身影,他们也不甘在学府耗费青春岁月,都希望能博一把,将来能够入仕为官。

数十名士兵维持着秩序,李延庆带着三名官员接受士子们报名,报名很简单也很快,实际是先领取一张报名表,填完后交来得到一张浮票,也是准考证。

李延庆一行人一直忙到黄昏时分,才疲惫地返回军营了。

刚回到大帐,杨亮跑前道:“启禀李参军,有名乌龙寨来的队头找你,说是你的同乡。”

李延庆立刻反应过来,这是王贵来了,他快步走进大帐,只见大帐坐着两人,一个是王贵,另一个却是很久未见到的牛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