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族长,他虽有管束族人不力之过,但我还是决定给他留些脸面,便带着一副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太公,你看这样处置可否?"
朱氏族长见我一个堂堂的大明将军居然在征求他的意见,顿时受宠若惊,脸上也多了些光彩。其实他心知肚明我这是在给他一个台阶下:“好!就依将军所言!这两个混蛋,也只有将军出手才能治得了他们了……"
我赶紧摆手阻止他:“太公,你还是叫我朱彪吧,我此次回乡省亲,甲胄不在身,已脱离军营之外。我现在只是朱氏家族的一份子。"
族长大喜:“好!咱们今天未时到申时之间就开祠门祭祖!祭告列祖列宗,咱们朱家后人出息了。彪子,自唐朝末年,我们家祖上出了一个大英雄大豪杰朱三后,再也没有什么杰出人物出现。如今你官拜戚元帅帐下做了游击将军,称朱三第二当之无愧!"
我顿生好奇心,不知这位叫朱三的祖上如何英雄了得,族长似已知我的疑惑,拈须笑着说:“彪子,未时前你来祠堂找老朽,老朽自当告诉你这位祖上的事迹……"
朱氏宗祠要开祠门的消息传遍了小镇的每一个角落,要知道,大明开国以前,民间是不允许私自立祠堂的。要立也只能立一个小小的墓祠。大明成立之后,虽然条件有所放松,但也仅限于名门望族。朱家是本地大姓,又和当今圣上同姓朱,所以须江县衙对朱氏立祠之事采取了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装作视而不见。
朱氏族人也上道,并没有给自己和官府找不自在,对立祠之事并没大肆声张,如今我回来了,朱家要开祠门自然是一件大事。对于老百姓而言不亚于一场盛事,因为朱氏族长还请了一个戏班子在祠堂前搭起了戏台,有戏可看对于他们而言,那比去县城赶元宵节还要令人期待。
不过这一切与我无关,我还得探访龟田织信的下落,此寇不除,我心难安啊。就在未时快到之时,其中之一亲信向我飞报,说他在镇上看到了和我们在须江县城有一面之缘的岛国客商大田。
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几乎跳将起来,行军打仗了这么多年,练就的本能让我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这个大田此时出现在镇上,可不是一件好事啊!我赶紧吩咐两个亲信保护好柳氏母子,并和柳氏说,如果我过了申时还没回来, 就赶紧回娘家,到时我办完事会到她娘家团聚,顺便看下岳父大人。柳氏对我说的话信以为真,以为我有事要办,不能和她一起回娘家看她爹爹了。当及乖巧的应允。
待一切安排停当,我信步向朱氏宗祠走去。这宗祠不大,和镇上的大户人家相比略嫌寒酸,我心知这是不想引起朝廷的注意而有意为之。进得祠门,族长已等候多时,他将我引到摆放着列祖列宗神主牌的后堂。
“彪子,跪下向祖宗们上香!"族长此时仿佛换了一个人,满脸的庄严肃穆。
待我三叩九拜完毕,族长指着其中的一个祖宗画像说:“这位祖宗就是老朽说的大英雄、大豪杰。据族谱记载,当年这位叫朱三的祖上为反抗晚唐官府的苛捐杂税,揭竿而起。拉起了一支义军,义军鼎盛之时,衢州府辖下各州县无不被攻克,官兵无不望风而逃。后来不知何故,朱三率了一支船队去了海外,回来之时却只有寥寥数人。
彼时天下已定,百姓安居乐业,朱三再无了问鼎天下雄心,晚年便将去了海外的经历记录了下来。这海外去处,便是当今的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