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发展经济(一)(1 / 2)

看灵帝这样说,于是杨赐出班道:“陛下,太平道虽然人数众多,但多为那些流离失所的农民,因此现在来看,即使他们组成了自己的编制,也属乌合之众,战斗力肯定很低,无法与我们朝廷的军队抗衡,现在我们有北军和新军共八万大军,臣以为可以派大军前往巨鹿,捉拿恶张角兄弟。”

听杨赐这么一说,司空刘宽出班道:“杨大人所说不妥,如果大军前往巨鹿,则洛阳只剩下南军守卫,而太平道分布在我大汉的八州之中,若是他们在各地同时起事,我们该当如何呢,而大军前往巨鹿,难免会走漏了风声,会让张角提前做好准备,所以臣以为杨大人考虑的不周,我们还是应当按照幽州刺史刘大人的建议,先抓恶之人,然后再将那些太平道的信徒逐步瓦解分化,这样虽然会耗费时间,但应该说不会引起大的变故,所以臣建议还是采取这种办法。”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有支持太尉杨赐的,也有支持司空刘宽的,双方各持己见,吵得不分高下,令本就没什么主意的灵帝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这时太常刘焉出班奏道:“陛下,臣闻听幽州的太平道也曾声势浩大,但被玄德采用只除恶,胁从不究的办法,将幽州太平道渠帅杀掉之后,给那些无以为生的太平道信徒分配土地或招致郡国兵中,这样很快便把幽州的太平道势力彻底铲除了,臣以为此办法可行,我们可以将玄德的办法传谕各州,让他们也比照幽州的办法执行,陛下以为如何?”

众人看刘焉说的果然有道理,于是灵帝决定采用刘备在幽州所用的办法,先用各种手段铲除领头的渠帅,而对于普通的太平道信徒,还是由地方官府负责进行安置,

尽量让他们脱离太平道的控制,逐步削弱太平道在各地的影响。

下朝之后,书记官将给刘备圣旨的事交给了司徒袁槐,由袁槐写好圣旨,将灵帝的意思都写在了上边,然后盖上皇帝的玉玺,派了一名太监前去幽州传旨,那小太监李强记得老刘对他的好处,于是跟张让和郭胜讨来了这个差事,准备前往幽州宣旨。

身处幽州的老刘并不知道自己现在的爵位又升了一级,他现在正忙着安排幽州境内几个海港码头的建设,同时,为了将来缩短南方各州与幽州的距离,所以老刘打算先开通从旅顺港至青州的东莱或者东牟的航线。

要在东莱或东牟建造港口码头,这就涉及到如何与青州方面进行协商,青州那边眼下的刺史老刘已经派人打探清楚了,此人姓焦名和,乃是个志大才疏之人,于是老刘便给焦和写了封书信,派简雍亲自前去与他相见。

书信之中,老刘提出为了方便南北商旅的往来方便,自己打算在青州的东莱或东牟建造一座码头,至于建造码头的费用,完全由幽州官府支付,只是在码头建好之后,由幽州派人进行管理,并派兵在当地驻扎进行防卫,而作为土地所有者的青州,每年可以从码头收税,老刘初步为焦和定下一年的税金,是一百万大钱,以后如果来往的商旅货物增加了,还可以适当增加税金数目。

要知道那时的青州,是个并不富裕的所在,因此老刘提出给焦和的一百万大钱,足足抵得上青州官府半年的收入,所以老刘相信对于自己的开价,焦和绝对不会拒绝,这样自己在青州就有了落脚之地,而更关键的是有了东莱或东牟的码头,将来南北交通的水上通道就算是打通了,而距离也缩短了几乎十倍,因此光是为南来北往的商贾运送货物和人员,每年所收取的船资可能就会有几百万大钱。

简雍启程之时,老刘再三叮嘱他一定要促成此事,除了答应给青州官府的那笔税金之外,老刘还让简雍带去了几件自己带来的水晶饰品,送给焦和作为见面礼,看到老刘如此重视此事,简雍也向老刘保证,自己一定要尽力说服焦和,把东莱或东牟的码头拿到手中。

现在的幽州终于完整的成为老刘的根据地,虽然那时候大汉的官员都不愿意到幽州任职,其实主要原因,是由于这里是大汉与北方的游牧民族居住地相邻的缘故,游牧民族生性好斗,喜好逐水草而居,说白了主要是靠天吃饭,他们根本也不种庄稼,一般是靠打猎得到的动物皮毛与汉人交换粮食、食盐、棉花及衣物等生活必须品,后来他们现汉人孱弱,因此便开始在幽州进行抢劫,只要自己缺什么了,就跑到汉人的地盘去强取豪夺,而由于东汉末年国力渐衰,汉军根本无力与他们抗争,因此才导致幽州境内的差不多四个郡都被乌桓人占据,而幽州似乎也成了大汉最危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