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最是销魂西施舌(2 / 2)

在认识周栋之前,他以为就算有顶级美食家能够看破他的手法秘密,那也需要吃过两三盘‘玉笛谁家听落梅’才成,却哪里想到周栋竟然这么快就发现了秘密?

“华夏面王就是华夏面王,不过周兄弟不该只能看出我连接各种肉材的方法吧?

一位出色的美食家,不仅仅要吃出这道菜用了多少种食材,而且还要说出我的烹饪手法,有何独到之处,否则可不能算你破题过关啊?”

就算周栋能够看破他的榫接手法,袁子丹也绝对不信周栋能够吃出他用了多少种食材和烹饪的手法。

这道菜按说是用五种肉材,这样才符合梅花之数,否则就不能取名叫‘玉笛谁家听落梅’了;可袁子丹这种文化人又怎会被区区梅花之数限制住?

他在这道菜中可不止用了五种肉材,至于该如何靠上这个好听的菜名,袁大才子眨眨眼睛就能想出一千种方法来!

“唉,我听说袁先生您是书香门第、诗书传家,想不到连您这样的人,也会想方设法的为难人,这道菜究竟用了多少种肉材,我恐怕要全部吃完才能知道了......

不过,这一根肉条中已经被我吃出了牛腰、羊臀,这些还都是原书里记载过的肉材,其实不算稀奇,稀奇的倒是接下来的肉材......”

周栋将筷子上的肉条又咬下一段,在口中细细咀嚼后才道:“这一段用的食材还真是让人想不到,居然是‘西施舌’?

‘西施舌’,很多人以讹传讹,以为就是蚌肉,就连大文豪美食家郁达夫先生也曾经错认大蚌肉为西施舌,其实真正的西施舌有比较明显的特征,它的壳长应该是壳宽的两倍,长如人舌,雪白粉嫩,入口鲜美多汁,好像美人香舌、最是销魂、绝对不是普通文蛤类能够相比的。

所以清代周亮工才会在《闽小纪》中说‘闽中海错,西施舌当为神品!’李笠翁也在《闲情偶寄》中写道‘海错之至美,人所艳羡而不得食者,为闽之西施舌也!”

这都能吃出来?

以袁子丹的镇定,也不禁当场色变,那位‘袁公子’吃惊地望着周栋,他可是知道这根肉条中的西施舌烹饪是何等之难、用料又是何等之偏,说是父亲为周栋挖的大坑也丝毫不为过,结果就被人家几口吃出来了?

袁家父子哪里知道,周栋这个尝味技能升到完美级后,简直就如同开了天挂,各种与美食相关的信息顺手拈来,不把他吃个‘底儿掉’能算完?

老郭和于老师呆呆地望着周栋和袁子丹,总感觉姓袁的很不厚道,怪不得都说知识分子最难相处呢。

周栋则笑着看了看袁子丹:“就连李笠翁那个时代,西施舌都是人所艳羡而不得食者,更别说是现在这个假货横行的时代了。

袁先生居然能找来这种食材,随园的物藏之丰富,可真是让人惊叹啊。

不过这也不算很难,最难的还是袁先生烹饪这西施舌的手法,可真是妙想天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