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子系黄鼠狼(1 / 2)

一世吉祥 泰戈 2328 字 16天前

第171章 子系黄鼠狼

皇后对御赐金牌的忌惮。无疑在整个太子集团极具代表性。皇帝生死未卜的险恶处境,使太子集团将来完全有一口咬定金牌系杨致伪造、从而拒不认账的可能。就连死忠于皇帝的周挺,乍一见到金牌都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这一切都令杨致有一种紧迫的危机感。

在每一场较量中,杨致都有将自己手上的本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习惯。代表无上皇权的御赐金牌这样的宝贝,更是绝不能有一丝半点的浪费。他必须抢在双方公然翻脸之前,尽快昭示御赐金牌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威,确立自己凌驾于越王赵启与监国四重臣之上的皇帝代理人地位。御赐金牌既是皇权的合法象征,更是借助舆论的力量引导人心,以及震慑太子集团与其余诸方势力的利器。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可时至今日还容他能有其他的选择么?

杨致相信今日在老爷子面前那番并不高明的作秀,他持有皇帝御赐金牌的消息明日就会传遍长安。他不仅需要更多的消息传播者,而且需要两个重量级的证人来证实金牌来源的合法与真实,迫使太子集团与其余诸方势力默认这个本非虚假的事实。

秦公既能想到金牌的重要性,敢于精心仿造赝品供杨致回京之用,民间消息的散播自然无需他操心。徐文瀚虽然不到而立之年就入阁拜相,但仅只是崭露头角的新贵,在朝中毫无根基可言。加之无人不知他是杨致的义兄,如借他之口大肆宣扬,在世人看来似乎反倒有串谋之嫌。而真正在朝堂内外具有一言九鼎的影响力的证人,莫过于两位德高望重的当事人前任枢密院太尉陈文远和首辅宰相王雨农了。

年关将至,实在是一个绝佳的契机。陈文远虽因年老致仕在京闲居颐养天年。但为时未久。接任太尉的卫肃固然有大夏第一名将的声名,可论在军中的资历与德望,较之陈文远而言就远远不及了。这两位柱石老臣一文一武,尽忠为国心无旁骛,俨然是朝中武将与文臣的领袖人物。二人历经数十年宦海沉浮而官至极品,各自门下的门生故吏数不胜数。每逢年节之时,到底有多少人具礼前去拜望,恐怕连两个老头儿自己心里都没个准。若他们有心为杨致做广告,方法其实很简单:这段时日在人前人后“无意”中多念叨几回不就行了?

杨致暗自盘算,稍后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夜访两位老臣。想来想去,既然是有意作秀,那便极尽嚣张的作它个足实。金牌所到之处不是“如朕亲临”么?索性明目张胆宣称是“奉旨”慰问,以示“皇恩浩荡”。我登门拜访那是看得起你们两个老东西,连进门礼都省了。日后就是在皇帝面前打起口水官司,也不怕他皇帝老儿不认账啊!

不动声色的陪家人吃过晚饭,只说随便出去走走便独自出了门。细心的赵妍在餐桌上看出杨致多少有点心不在焉,但先前问起时他便答得含糊,唯恐惹得他不喜,也就很识趣不再多问,只是眉宇间平添了几分淡淡的忧虑。

说陈文远与王雨农是两只修炼成精了的老狐狸,绝对不算过分。为人臣子能把官做到了他们这个份上的,名也好利也罢,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并不缺乏杨致“奉旨”慰问的这份荣耀。可以说杨致一撅其屁股,二人就知道他要拉出来的是什么屎:王雨农身处局中忧心如焚,杨致亮出金牌近乎炫耀式的到访,令他如同骤然打了鸡血似的精神大振。陈文远本就对杨致大有好感,听说他奉旨出京赴山东巡查日久,与御驾亲征的皇帝连一个方向都不是,近来又风闻皇帝病倒在班师途中,如今杨致这般人模狗样的突然出现,几相结合一思量,焉能不知其意?

至今为止这幕山雨欲来的大戏只是处于上演哑剧的阶段,尽管两个老家伙对杨致的来意心如明镜,但绝不可能轻易向他承诺保证什么。然而,二人都对杨致的“奉旨慰问”极尽夸张的表示了自己的喜悦与感激之情,大张旗鼓的召集两家府邸上下所有人等,面对金牌山呼万岁叩谢“皇恩”。他们未必需要这份半真半假的荣耀,杨致也没指望他们去冲锋陷阵,他需要的是一种态度与尽可能多的舌头。

两个老头的默契配合令杨致的串访十分顺畅。大过年的不仅自己像头赶场拉货的骡子一样没个消停,还搅得人家府上鸡犬不宁,让他从心底感到疲惫厌倦,在两处府邸点卯咋呼一番便意兴阑珊的打道回府。四位监国重臣已访其三,连前任太尉都没落下,为免落下厚此薄彼的话柄,绝不能独独漏过卫肃的太尉府。……貌似将卫府排在最末也不是坏事,明天再说吧!

回到家中已到亥时,杨致留意到沈玉与赵妍房中仍是烛影闪烁。两个女人虽已基本摆平,但赵妍毕竟给这个原本“没大没小、没上没下”的家庭带来了难以名状的尴尬。杨致身心俱疲,自感陪谁都不合适,也没达到与两个大肚子婆娘大被同眠的变态思想境界。只唤来阿福交代分头通知两位夫人我回来了,让她们放心早些安歇。便打着哈欠径自到厢房睡下。想是这几日实在累得狠了,一夜无梦。

杨致于公于私对卫肃的感受一直是矛盾的,对卫府的拜望自然具有截然不同的含义。卫肃与卫夫人始终令他由衷敬重的长辈,自己还扎扎实实欠着卫家一份厚重的人情。杨致认为对卫肃父子私交不可忘,国事不必谈,事实上也没有谈的余地。为了将与卫飞扬的结义之情延续到最长,为了与卫家的私谊能保持到最久,为了表示自己对卫氏夫妇足够的尊重……,杨致在心中罗列了很多理由排在“试探”这个字眼的前面。他相信自己在长安公开露面之后的一举一动必定瞒不过卫肃的眼睛,或许卫肃也在期待他的拜访。

夏历武成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是个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连日大雪居然骤停,长安一片银装素裹的晴日妖娆,人们的心情似乎随着天气放晴而倍显爽利,年前祥和喜庆的气氛愈发浓郁起来。

杨致起了个大早,亲自拣选准备了一份厚礼,吃罢早饭便随手点了几名侍卫抬了径直去了卫府。飞虎侯对府中当值的侍卫们向来大方,事无大小从来不会白干,卫肃自奉节俭对外人却也不小气,这是一趟两头受赏的美差啊!

果不其然,接到门仆通禀的卫肃对杨致登门到访并不意外,与卫夫人一同迎了出来。卫夫人本性淳朴,自儿子与杨致结拜之后,两家一直往来密切。儿子长到十六岁从未离开自己身边,年关在即,官拜大将军的儿子却统兵在外征战,做母亲的如何不牵挂?杨致的到来是卫夫人莫大的慰藉,刚一进门便拉着他的手问长问短。

宾主落座寒暄奉茶之后,卫夫人满脸慈爱的道:“贤侄,我原想这两日要去看玉儿的,怕扰了你们两口子小别团聚便耽搁了,不想你今日倒先来了。听说你将公主迎进门了?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胆子忒大了些。如今玉儿与公主都有了身子。那我就更得去看一看了。”

卫夫人看似絮叨,实则话中大有深意,令杨致倍感温暖。杨致雪夜迎赵妍进门并无合理合法的交接手续,在外人看来无疑是胆大妄为大逆不道,十有**是祸不是福。别人避之惟恐不及,卫夫人却公然声称要去看望,这是一种需要勇气的承认、支持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