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雪山魔笛(1 / 2)

昆仑侠 骁骑校 1744 字 14天前

起初姬宇乾并不担心,这都什么年代了,怎么可能失联,但是随之而来的后续报告让他开始心慌,包括普通无线电台在内的所有手段都试过了,还是联系不上。

卫星电话和gps定位属于高科技装备,但电台这东西是最简单最原始的通讯工具,各国都保留着电台设备,就是未雨绸缪,应对核大战之后的通讯需求,所以这东西是不会失灵的,队伍里配备了无线电台作为补充,可是谁也没有收到他们发来的求救信号。

姬宇乾调取了谷歌卫星的实时照片,阿里地区一片白茫茫,完全找不到踪迹。

与两支明星队伍一起失踪的还有另一支兰州大学科考队,但全球观众只关心前者的安危,甚至对科考队失联完全不知情。

……

来自内地的人们终于知道大雪封山这个词儿的可怕之处,厚达一米多的积雪将人困死在原地,无法自救,只能等待外界救援,可是这里不是内地,是广袤的阿里无人区,救援队找过来也需要时间,在被发现之前,确保不冻死饿死是当下最紧要的问题。

好在大家都是聪明人,危急关头谁也不再提什么比赛了,两队合成一队,所有燃料食品统一调配,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建造庇护所,固守待援。

因为时间已经是开春,谁也没预料到天气骤变,所以携带的帐篷并不能抵御严寒,连卡车里加的柴油标号都无法和低温匹配,为了保证温度,只能时刻怠速运转,一旦熄火就很难再启动。

虽然大家都带了防寒衣物,但是应对这种极端天气也稍显不够,夜晚睡眠时会失温,再加上高寒区域氧气不足,很容易在睡梦中死去。

李明吓唬大家说,曾经有一队军人,在某个地方宿营,第二天早上,这队人全死了,从此那个地方叫做死人沟,有些人以为这是开玩笑,但几个来过西藏的人都证实,李明说的是真实的事情,死人沟是新藏公路上一个著名的地标。

两支队伍一共二十多个人,包括技术人员和司机向导等,但谁的经验都不如李明丰富,他曾经常年混迹在青藏高原无人区,所以大家推举他担任临时总指挥,保全大家的生命。

雪还在下,围成一圈的车辆被积雪淹没了大半,需要派人不断地挖雪保证排气管顺畅,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油料很快就会耗光,光靠体温支撑不了太久。

关键时刻,季宇梵贡献了一个办法,模仿爱斯基摩人,用取之不尽的原料建造雪屋,这个建议立刻得到大家的赞成,但是问题来了,谁会建造雪屋,爱斯基摩人千年智慧可不是说学就能学来的。

“我们有电脑。”季宇梵打了个响指,“电脑会给出详细的图纸和施工步骤,甚至每一块雪砖的数据,照着做就可以了。”

季宇梵说的没错,爱斯基摩人的雪屋是很有技术含量的,这种穹顶雪屋的建造材料需要有一定的弧度才能完美贴合,使屋子坚固保暖,凭空想象还真造不出来,幸亏季宇梵的电脑里有这个软件,否则网络连不上,有电脑也白搭。

男人们迅速行动起来,取风口处软硬适中没有空洞的雪块,用尺子量好,用链锯切割,他们要建够三十个人栖身的雪屋,工作量极大,好在这会儿天气放晴,也没有刮风,抓紧时间轮流上阵,挥汗如雨。

干活的主力,不是那些藏族司机向导,而是两支队伍的核心,两位明星,刘昆仑和季宇梵两人一组,配合默契,工作效率远超其他组,简艾拿着摄像机将他俩劳作的画面忠实记录下来。

李明站在车顶上,轮流用几部卫星电话试着和外界联系,真是见了鬼了,卫星电话全部失效,无线电台发出求救信号,也无人应答。

这很不正常,和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雪一样突兀,李明望着天边快速移动的乌云陷入深深忧虑,但他并不打算告诉队员们。

据说一个熟练的爱斯基摩人用一个小时就能建造一座供四个人居住的雪屋,大家都是新手,自然没那么快,他们先试着建造一个小型的雪屋,掌握了技巧之后,按照统一的规格再建造两座大型雪屋,一块块大型雪砖转着圈螺旋上升,不用水泥砂浆,不用瓦刀线坠,就这样靠人工垒成一座穹顶雪屋,最后一块雪砖是八角形的,季宇梵从屋子内部托出雪砖,终于在变天之前完成第一座大雪屋的封顶。

暴雪再度降临,所有人都钻进了雪屋避难,因为雪屋的进口在地下,冷空气无法进入,整个雪屋除了最上方的通气孔之外并无缝隙,所以能很好地保持温度,这间原本只能容纳十五个人的大雪屋挤进来二十六个人,顿时变得拥挤不堪,高原上本来氧气就稀薄,这么多人挤在狭窄空间内,气都喘不过来。

李明说:“大家围着圈坐好,都别动,别说话,尽量减少氧气消耗。”

季宇梵又在屋顶上多开了两个通气孔,同时可以保证室内温度不会过高导致雪块融化,即便这样,空气还是不够呼吸的,好在大家早有准备,带了很多氧气罐进来,没事就吸一口,别管有用没用,至少心理上踏实了。

外面风雪交加,雪屋里温暖如春,连防寒服都穿不住了,大家脱了外套,只穿着里面的抓绒内衬忙乎着做饭,给养里有不少自热干粮,包装里带发热剂的,加水就能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变成热食,这种饭在平时连狗都不吃,现在却成了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