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1 / 2)

藏不住的欢喜 垒山 2053 字 9小时前

第十五章

“魏泽,拿球。”李源快速跑向篮球场的途中还不忘呼唤着在身后的魏泽。

魏泽从前方拿起球,“拿到,来了。”将手中的球又抛给了李源。

两人快速往篮球场上跑去,此时篮球场上,乌泱泱地聚集着些人。比赛场地中也已经有学生会的人在提前布置着等会比赛需要用的东西了。

一派热闹。

篮球赛是学校早就通知下来了的比赛。这几周一直在比,而今天则是高中部篮球赛的决赛,因此更是吸引了一波前来观看的人。

望着还未下课,操场前就已经聚齐了一波波人了,许莞抓着梁欣怡急匆匆地朝着篮球场跑去。

“阿怡,快走,我们赶紧去抢个好位置,等会快比赛时人就多了。”

“我们坐这里。”

许莞和梁欣怡找了个离操场最近的位置坐了下来,刚安定下来,就发现面前宽广的位置随着人群的增加,已经被堵住了,有些看不清篮球场,心中警铃大响。许莞当即拉着梁欣怡站了起来,走到比赛圈外的最前端。

两人决定就站在正前方为好,视野开阔,能一览篮球场的场景。

许莞看向班级中将要比赛的人,各个都是红色球衣,许莞在之前魏泽打球的时候特意留意过魏泽的球衣号,‘7号’红色球衣是他。

许莞遂着球衣‘7号’一路默默注视着他的动作,此时比赛还未开始,他正在旁边篮筐前跟人找着手感......

魏泽在快上场的时候,总感觉自己背后,有道强烈的目光在盯着自己。可当他看过来的时候,许莞却又逃避式的躲开了那道视线,扭头看天,看地,看风景,就是不看他。

看过去却找不到那道视线来向何处。

随着裁判的到来,篮球比赛准备开始了。

操场上,每一方的队员都鼓足了尽,拼劲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双方互不相让,场面一度激烈。

场外的观赛人员都扯着嗓子在为着自己喜欢的一队大喊的加油。一班,五班的同学各自为营,有些因看得太痴迷,导致在加油的时候在扯着嗓子大喊,一声高过一声,嗓子都喊破了都没放弃呐喊的声音,热情高涨。

许莞蹦着在跟旁边一个女生比着声音,‘一班加油’‘一班加油’喊完还不忘挑衅地瞪着她。班级荣誉感这种事情,每个人都得必备。不能输,许莞靠着这个信念愣是一声一声的高过旁边的女生,最后气的旁边喊着加油的女生躲开了许莞。

惹不起自己还可以躲。

梁欣怡满脸无奈地拍拍许莞,“你有点幼稚。”那个女生走后还不忘又瞪了许莞一眼。

“谁叫她要在我旁边还那么大声加油的。”许莞哼哼道。“他们班加油声不能盖过我们班的加油声。”气势上得碾压他们。

说着大声喊起来:“啊啊啊啊,一班加油,魏泽加油。”

许莞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在球场上的7号球衣,穿着球衣在球场挥洒汗水的魏泽与平常他似有些不同,阳光的照射下魏泽的红色球衣将他全身衬的更加白皙,似阳光太刺眼的缘故总觉得他周围有些朦胧,让人看不清究竟,跑起时,头发蓬松的散开,头顶的汗水随着他的奔跑不停下落,一滴滴的落在篮球场上。

‘蹬,蹬,蹬’......一下又一下地跑步声渐渐跑进了许莞的心中,眼中所景皆是他。

......

随着一声口哨,中场休息时间到。双方球员都下来稍作休息,调整状态。

许莞看了下此时的比分牌6:9,一班落后五班三球,不禁替自己班级捏了一把汗。

魏泽与一班队员们此时正抱在一团,积极讨论着改变战术,如何追平比分,赢得最终胜利。

“其实我们比分跟五班只是想差了三分,我们是可以扳回来的。”李源在队伍中总结道。

“刚刚我觉得我们队的节奏被五班打乱了,我们前面被五班打的太狠,所以只是一味的在守,等下我们不能再处于被动了,必须进攻了,这局争取把落下的三分给追平,然后争取在比赛一场。”

“你们认为如何?”李源征询着队伍中的意见。

“我觉得可以。”魏泽赞同说道。

大家想了想,刚刚是打的太被动了,纷纷赞同。

“那我们就这样,来一起加个油。”李源组织着大家将手叠在一起。

“加油,加油,加油。”士气大涨,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声音吼了出来。

裁判员来到场中间,宣布开场,双方球员向篮球场中央靠近。

魏泽往场外的人群中寻找着什么,突地眼光一亮。

许莞再看向魏泽的时候,发现魏泽正在看着她,嘴唇动了动无声的说了声‘加油,魏泽。’眉眼带笑,笑望着看着球场上的魏泽。

“傻愣着干什么,走啦!”李源看着魏泽突然不动了,向前推了魏泽一把,一个踉跄魏泽的步伐终动了。

许莞看着魏泽进场后,突地有些懊悔,“刚刚那动作是不是傻里傻气的。”忍不住敲了敲自己的脑袋。

“你无缘无故敲自己的头干啥?”梁欣怡莫名有些纳闷,说完看着许莞像发现了新大陆,指着许莞的脸,惊诧道:“你的脸为什么这么红啊!发烧了?”

“我的脸很红?”许莞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感觉到了热度,突地想起自己刚刚犯花痴那段,不由自主的辩解道:“可能是人太多了,挤得热了吧。”还伸手用手扇了扇,扇掉那股热气。

“太热了,你受不了了?要不我们先到外面休息下?”

许莞连连摆手,“不,不用了,我这个应该等会就好了,再说了我们现在出去等会这好位置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