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接待团的那些事儿【2】(2 / 2)

其实,一开始沈华浓也觉得自己是团里的厨师,她还以为自己怎么着也得当回主厨给米国代表团招待一顿,可后来她直接就成为随行聊天的人了,人家就认她,觉得跟她说话有趣。

米国代表团里的运动员都是年轻人,思想开放、思维跳跃、敢问敢提,沈华浓则是理智中带着一股虎劲,思维能够跟得上,也能够很好的领悟他们的意思,而且因为她的身份就是厨师,她也敢说敢答。

叶松阳就跟她说了,你答得好算官方意思,说得不好那就是一个厨师的一己之见,大家对厨师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所以也不用怕会犯错误,大胆的说。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跟叶松阳一样认同沈华浓,并且愿意将她往前推,凭什么让一个厨师在外交事务上出风头呢,没这个道理,不就是跟人说话吗,能够有多难?就有个外事办的记者不服,主动跳出来替换过沈华浓。

可这一问一答,人家觉得他答得太枯燥了,双方都get不到对方幽默的点,时不时的冷场,要是在官方访谈会,记者会上这种情况也不是问题,但是放在接待上,又有之前跟沈华浓对比,这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这位记者前前后后上前也待不到半天,就又退回来,让沈华浓去了。

沈华浓也会做人,就跟人说了:“我也不比你强,而是你身上的职务和责任给你无形的压力了,你得考虑会不会答得不好,显不出水平影响外事办给人的印象?但是我就没有职业上的压力,没听叶大哥说吗,让我随便说,不怕人家对厨师的要求高。”

说得大家都笑了,这就将对方的面子也全回来了,圆满的解决了这次矛盾,没让人嫉恨。

沈华浓一方面是不想跟人记者结仇,那麻烦多了去了,另一方面也是真的这么想,她还有一点没说,她开了外挂了。

这位记者跟米国代表团之间有巨大的文化差异,和长久以来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养成的迥然不同的个性,这些都是他们双方交流上的桎梏,答记者问,他的水平足够了,但要做到跟对方的交谈像聊天一样,短时间内还不行。

但沈华浓不同,她生于二十世纪末,长在二十一世纪,虽然这里可能是平行世界,但是她看这两个世界的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感觉也应该差不多同步,这半个世纪的时间差就是她的外挂。

半个世纪后的华国跟米国之间也存在种种差异,但是那时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差异显然不如这一时期大,二十一世纪的沈华浓应付七零年代初期的米国青年,还是没有太大压力的。

而且她走南闯北去看过很多世界上不同地方的风景,所有她看过的、听过的、了解过的、掌握的东西,平时可能不觉得重要,但这种时候就体现出来的,变成学识、见识、个人气质的一部分。

论起见识,就连叶松阳也不敢说自己就一定比沈华浓要强,不管那群米国人问什么,她基本上都能够搭上话,就不说套套这些让人害羞的话题了,就是米国现在流行的嬉皮士运动,人家略一提,问沈华浓怎么看,她也能够说得头头是道。

这才是沈华浓让外事办的几个代表觉得刮目相看的地方。

查过她的档案的人,还只当她这是天赋高,当然也不能否认就是存在那种人,天生就情商高、会说话,还理解力惊人,哪怕从未接触过国外的事务,只从几个米国运动员的话语中就能领悟呢。

就这样,沈华浓跟着外事办的代表陪着米国代表团同进同出了,米国代表团跟国内组织乒乓球友谊赛,她得在一旁观战,人家参观她参观,人家游玩、她也游玩,人家跟领导人见面,她也跟着蹭了两面。

说起来都是,“啊?小沈是个厨师?不错不错......”

叶松阳跟人将她介绍了一番,虽然暂时还没有哪个领导脑袋一拍说沈家全家人多不错之类的话,但这些也足够了,算是混了个脸熟吧,做人也不能太贪心了。

至于做饭什么的,京市还真心不缺好厨师,能够料理国宴的,哪个就水平低了?

沈华浓这几天跟着混几顿也算是了解了现如今京市厨师行业的高端水平了,当初那个大卫就是被佛跳墙的香味给吸引过来的,这次他们代表团过来,这次招待也特意安排做了这道菜,食材配备齐全,调味料也正宗,水准确实是高,借着跟米国队员解说的机会,她还跟几个厨师交流了几回,也算是有些收获。

顶着厨师的身份做着外事办的活,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替下来的。

这也是招待所的那个接待员不敢再跟沈华浓纠缠的原因。

这话再传出去,也就没人再当着沈华浓说这种酸话了。

这一茬才算是彻底过去了,沈华浓想想也是觉得挺可笑,你自己不在意、不重视自己,还不准别人重视自己了?这算哪门子的思想有问题?

对,现在是流行那种铁娘子类型的女人,能抡大锤、能做饭、能当牛马使唤那种就最好了,报纸上都是夸她们的,树典型立模范,女人们纷纷叹服模仿。

可要沈华浓说,你们愿意当你们自己去当,她反正是不愿意当这种意义上的铁娘子。

她自立自强,也不靠着男人过活,但是,同时也珍惜自己,想要有人疼着、宠着,这样矛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