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1 / 2)

世家子 清涴 3470 字 26天前

顾淮之无语地看着他,觉得这货浑身上下都写满了“人傻钱多”四个字。

半个月前郑文襄来了信,信上除了提了一句福王已经动身前去康郡外,还仔细说了他以一人之力干掉林范两家的彪悍战绩。

原来当初范婷的异样,郑文襄也察觉到了。那会儿范婷落在他手上,又对他有上辈子的心理阴影,不知不觉就被郑文襄套出了重生的事。顾淮之去见范婷时,范婷已经被郑文襄折磨的精神不太正常了。结果顾淮之也猜出来范婷重生的事实,成为压垮范婷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她彻底崩溃。

在范婷的口述中,上辈子范家家主死得蹊跷,没有任何征兆便暴毙而亡。郑文襄直觉这里头有猫腻,便一直盯着范氏家主的动作。正巧范氏家主这辈子被范婷一通危言耸听的话弄得心烦意乱,频频与林家家主联系。郑文襄就这样顺藤摸瓜地揪出了藏在幕后的林家家主。

至于中毒之事,林家在宫里的眼线确实有个善医的,背地里用毒也是一把好手,混得也不错,现在正是御前大总管最看重的徒弟,祖辈皆是林家的家生子,对林家忠心耿耿。极有可能听从林家家主吩咐给元熙帝下毒。至于顾玄…只能猜测是误伤了。毕竟作为朝堂巨头之一,待在元熙帝身边和他一起论政的时间不要太多。

顾淮之:……

行吧,都是大佬。范婷这个真`坑爹货,重生一次加快了自家的灭亡不说,还连带着把林家也弄死了,还是挺有能耐的。反正林家也不冤,上辈子还让范家背了全锅,这辈子赔命,没毛病。

危机解除,顾淮之彻底放下了心,带着儿子当起导游,领着福王在康郡玩了个痛快。

别人只能看风景,福王就不一样了,还能听顾淮之讲述风景背后的故事,以及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听上去就让人热血沸腾,恨不得扛着锄头跑去荒地里种他十亩地。

只有真的到了康郡,亲眼看着旅游区和其他贫困山村的对比,才知道这里的转变有多惊人。

福王虽然憨,但也不傻。看的时候心里就在琢磨,要是全天下的郡都如顾淮之治理的康郡一般,那盛世还会远吗?

父皇和皇兄果然没说错,顾淮之,国之柱石,能臣啊!

顾淮之见福王有意打听更多的消息,也没藏着掖着,把自己的经验全说了。福王听得晕头转向,最后就记住了顾淮之说的重点:要想富,先修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这位回京城后,立即向元熙帝汇报了康郡的惊人变化,并向元熙帝提出要求:京城也该修通往各州郡的驰道,最开始就修去康郡的,阿淮有经验,肯定能办好!

元熙帝只想把这倒霉儿子的头给摁下去,傻蛋!朕一听你这话就知道你被顾淮之给忽悠瘸了。那小子故意对你透露那么多,就等着朝廷给他拨银子修路呢!

福王眼巴巴地看着亲爹,“那这路修不修啊?”

元熙帝满腔怒火就跟被人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似的,嗤的一声就灭了,没好气道:“修!必须修!朕倒要看看,他能搞出什么花样来!”

娘的,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同样都是儿子,怎么福王这憨货能和顾淮之差那么多?朕真的好羡慕顾琉啊!

文雅了多年的元熙帝一个没忍住,默默爆了粗口。

收到消息的顾淮之微微一笑,果然,憨憨的用处是巨大的,这不,直接弄来一条直通京城的高速路。

为了避免自己给户部尚书带来秃头危机,顾淮之还特别有良心地给福王写了一封信,信上说,修路之事,自己这边有许多商人急着把驰道修好后进京做买卖,愿意出钱帮官府修路。想来京城那边应当也有不少大商人对此感兴趣。天子脚下,豪富之家数不胜数,晋商闵商徽商都是财大气粗的主,只要他们感兴趣,朝廷根本不用发愁修路所出的银子。

福王也很懂,看完后立即进宫把这封信交给元熙帝。顾淮之现在只是郡守,原则上来说,不应避开刺史给元熙帝上奏,这叫越级上报。所以打了个擦边,让福王当了回传音筒。也好多给福王刷一刷元熙帝的好感值。

顾淮之是个厚道人,之前暗中利用了福王一回,这一手又给了福王一个大补偿,算下来福王稳赚不赔。

元熙帝目光复杂地瞅了福王大半天,心下暗叹一句,果然是老天疼憨人,这小子虽然憨,运气倒是不错。

能为朝廷省下一笔巨款的主意当然值得元熙帝重视,修一条从京城通往康郡的路,说着倒是容易,真正动工,按顾淮之那套雇佣模式,耗费的银子怕是要往百万两上走,国库都得空一半。户部尚书能直接把太和殿哭塌。

现在好了,有了顾淮之这封信,问题便迎刃而解。

怕商人们不愿意出银子?

那可未必。

随着福王那一批去康郡游玩的人回京,现在康郡正是京城最火爆的话题。那里的山不是山,是仙女的寝宫,那里的水不是水,是仙女的浴池。现在京城新风向,和好友出去喝茶,闲聊间不知道康郡的,都接不上话。

更别提还有顾淮之让人精心设计的纪念品,虽然材质并非珍品,胜在精巧雅致,十分符合读书人的审美,拿出来吹捧倍儿有面子。

就连顾玄都在一次宴会上含笑夸了一句康郡的果酒,这可是顶级世家的大佬,名士的风向标。他的话,就是接下来的潮流走向,广告效应一级棒,吸引的还都是家境优渥不差钱的贵族粉。

想当然尔,康郡出来的东西在京城随即水涨船高。

百姓们没什么感觉,只知道遥远的青州有个叫康郡的地方,那里就跟仙境似的,真是长见识了,赶明儿回老家了也得跟亲戚们吹一吹。

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现在康郡的东西供不应求,尤其是世家,那都是攀比的行家,你家有我家没有,这不就意味着我落伍了吗?

这是什么?这都是钱,是商机啊!

各大商户都已经开始安排商队前去康郡买一堆特色纪念品回京来卖了,然后就听到朝廷有意修一条京城通往康郡的驰道。

驰道啊,现在在京城的话题度也不低。毕竟这可是康郡独一份的东西。大商贾们虽然没亲眼见过,但也能算出驰道修成后对商户的好处。

更别提他们还打听到,朝廷有意对捐款最多的商户减税。这可是一个大消息,好几家商户都暗中别着苗头呢,谁都不服谁,都想成为商会老大。

现在好了,现成的扬名机会,还是朝廷帮忙背书,又能打通了官府的人脉,虽然明面上白捐了银子,实际上的好处可是以往花钱都买不到的呀。

捐!必须捐!还得捐出气势来,不能堕了自家商号的名头!

京城这边商户们热火朝天地捐款比赛,康郡这边也一样。更因为康郡这边的商户已经尝到了甜头,对于捐款这事儿更加积极,每天都有人抬着箱子来顾淮之府上拜访,箱子里装的全都是黄金,就是想看能不能走后门把免税名额给定了。

说起来可能不信,顾淮之现在最大的烦恼,竟然是怎么拒绝一箱箱的金子。

作者有话要说:顾淮之:每天都在拒绝金山银山,我太难了

第102章 琐碎

康郡热火朝天地搞建设,青州其他几个郡的郡守坐不住了,纷纷跑去找陈刺史,怎么大家都是青州的郡,康郡就能这么优秀呢?刺史您不能偏心啊,我们也要搞发展!

陈刺史十分头疼,说实话,这位刺史真没什么经济头脑,要是问他农事相关的东西他还能答上来,问商业方面的问题……不好意思,这就触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完全不会。更别提顾淮之用的还是现代的商业模式,想让陈刺史搞懂里头的逻辑,那也是为难陈刺史。

自己都没搞懂,陈刺史更加不敢瞎做主张让其他郡跟着一起干了。

摸着良心说,当初陈刺史之所以答应顾淮之让他修路,一是因为顾淮之给他画的饼太香了,还十分可行;另一方面,陈刺史也存了别的心思,那就是让顾淮之这个年轻人吃点瘪,好知道郡守不是这么容易当的。顾家名声一向不错,就算顾淮之浪过头了,京城里不还有个顾玄给他收拾残局吗?总归不会把事情弄得太难看,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顾淮之就是来康郡攒经验的,必须做出点政绩才能顺势调回京高升。顾家绝对不可能不管他这个未来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