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我们都江市的情况可是很糟糕的,很多有才之人从小立志便要离开这里去省会或是进京去闯出一番事业谋得一手权利。可是那些人一旦离开都江市,能够获取功名者却是无一返乡。故建此望人楼,希望生在这都江市中,但却漂泊异乡之人能够回到家乡看看。”
老邱似乎对这望人楼十分熟悉,从其目光来看,现在应该是深陷回忆之中。
“当望人楼屹立在这都江市之初时,共分为四层,每一层能够进入的身份条件都不相同。这第一层称为凡人层,只要是有基本经济基础普通老百姓都能够进入其中,花费几个铜钱就能够在这第一层坐上几个钟头,还有一些专人的舞曲表演。”
“而第二层称为上人层,这上人层不要求身份地位,但是却要有足够的银两才能进去其中,入场的基本条件便是一两银子。我的曾祖父曾经在都江市里经营了一家不错的米铺,倒也算得上是个比较富有的人家,也在这上人层待过几次。”
“曾祖父他说,在第二层中的富有人家不惜花费高额的价钱在其中单独包下一个房间去欣赏房间中别出一格的表演,而且不少都江市之外的富有商人都闻此望人楼名而来,的确是给我们这都江市带来了不少受益,为这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而再上一层便是第三层,被称为天人间。这能够进入天人间的人无一不是达官贵人,而都江市能够进到第三层中的人也是屈指可数。我曾祖父也更是不得而知这天人间之中倒是进行着什么活动,为何能够连同其它地区的声名显赫的人物都给吸引至其中,并且每日都不忘前来。”
“第三层的要求都如此高,那第四层呢?”张陈听得都有些感兴趣,不仅问道。
“这第四层名为祭人间,为何称为此,当时的曾祖父也是不清楚。而且如何才能够进到第四层曾祖父也是不得而知。但是奇怪的事开始发生,便是在曾祖父一天遇见一个买米的年轻人开始。”
“曾祖父每日需要接待的客人数以百计,但是唯有那个客人在他关闭米铺二十多年后依旧还记忆犹新。曾祖父说那一日是一个在平凡不过的下午,衣衫不齐的小伙子说是要在他这里买一百斤大米,并且要求曾祖父找人给他送上家门去。”
“当时的一百斤米所值的价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曾祖父见此人的衣着面容倒是像一个穷人家刚成年无所事事的青年。谁知道,那个青年见曾祖父有些迟疑,直接从衣衫之中摸出了一张价值二十两的同坊银票,而且那上面所盖的官印还是当地县令所独有的。那青年似乎也不在乎这笔钱,说是剩余的银两就连同大米一并送去他家里。”
“曾祖父接过银票后,立即叫上这米铺里打杂的伙计,跟着自己一起上门去送米。谁知道地址所写的位置竟是一个十分破旧的瓦片房,屋中的木床上坐着一个样貌平平,抱着一个尚未满月婴孩的女子。”
“我曾祖父在将大米和多余的钱两送至那女子手中时,对方竟然对此事一无所知,在曾祖父描述了那男子样貌后,那怀抱着婴孩的女子竟然开始痛哭流涕,让曾祖父更是一头雾水。”
“这一天多卖了一百斤米,这多赚的几两银子让曾祖父心里动了再去拿望人楼第二层的心思。于是那日晚饭过后,曾祖父揣着不少银子便进入到了这望人楼二楼并且逍遥自在,花天酒地起来。”
“谁知道,曾祖父事后坐在上人层大厅内喝着小酒,看着节目稍稍休憩之时,再次见到了今天下午上他米铺来买米的青年男子。”
“只不过,男子此时已经被剃成了光头,穿着一身十分正统的大清官服,被一群人包夹在中间走向了这第二层上人间,并且还要继续向着第三层天人间走去。我曾祖父说当时那青年与自己在上人间对视了一眼,那青年的眼中本是复杂的神色在看向自己后,略带了一丝感激之情。随后便被人给带上了第三层。”
“曾祖父当时也是快要年过半百的人,这些牵扯到上层社会之事,他也并没有在意。第二日,曾祖父拿着那二十两银票去钱庄兑钱时,谁知道那钱庄老板除了递出二十两银子以外,还多递出了一封信件。说是这银票最开始的持有人连同银两一同寄存在此。”
“曾祖父回到米铺时,直接将信件给拆了开,而在内部装着的白纸之上用红色的笔料写着几个大字‘望人楼背后的邪恶’。曾祖父嗅了嗅红色字体,虽然已经书写了有一段时间,但是其中依然有丝丝血腥味浸入鼻孔之中。”
“当时那信件中的内容可是将曾祖父给吓得背部的衣衫都被冷汗给浸湿。信件不知是谁所写,详细记载了那望人楼第四层每晚所发生的事,曾祖父也瞬间明白了,为什么第四层被称之为祭人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