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辟邪膏药(2 / 2)

青囊尸衣 鲁班尺 1722 字 7天前

说罢,寒胜站起身来,向门外走去。

孟祝祺一屁股歪倒在了地上,爬了两下没能起的来,颤抖着抓起茶几上的电话机,拨通了县革委会办公室,要姐夫赶紧回家。

寒生来到了大街上,边走边寻思着。

爹爹说得对,世上真正缺医少药的是民间,历朝历代当官的都把自己的命看的很重,又有几个真正来关心民间疾苦呢?自己机缘巧合,得到了《青囊经》和《尸衣经》,就应该为那些真正需要他的贫苦百姓治病,青衣解囊,悬壶济世。从今往后,自己也要向华佗那样,不能只顾着自己的南山村小家,而是要浪迹江湖,替天下百姓治病,并且要积累验方成集,传于后世。想到此,寒生顿觉浑身精神一振,好似天降大任于斯人般,挺胸抬头眼光向前望去,却是来到了集市上。

寒生漫无目的信步前行,身旁是中草药摊子,有葛根、黄芪、丹参等草药,发出一股熟悉的乡土气息。

“小兄弟,是你啊,还认得白一膏么?”身旁一白须老者一把拉住了寒生的胳膊。

寒生一瞧也乐了,这是卖狗皮膏药的老头,前不久曾带他去过大鄣山的仙人洞,寒生走洞中捷径而达卧龙谷的。

“白老前辈,原来是你啊,上次的手电筒还没还给你呢。”寒生遇见故人,格外高兴。

“快来坐下聊聊。”白一膏搬来小板凳,让寒生坐了下来。

“生意还好吗?”寒生笑问道。

“怪了,本来以前一天也卖不了三五贴,最近来了个大订单,一要就是几百贴,不过要按照买家的药方配,我今天就是来送货的,完事了正准备回去,恰巧遇上了小兄弟。”白一膏说道。

“这倒是新奇,我可以看看药方么?”寒生好奇心上来,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方子这么抢手。

白一膏知道这位小兄弟别看年纪轻轻,却是高人,忙从怀中掏出一张方子来,恭敬的递到了寒生的手里。

寒生看着纸上的字,脸色突然变得异常凝重起来。

“这不是治病的药方。”寒生说道。

“不是治病的方子,那是什么?”白一膏诧异的问。

寒生指着方子上的字迹说道:“这是辟邪之用的,你看这几位药,朱砂、扫帚灰、拖鞋底的尘土,还有黑狗尾巴毛,药引子却是童子尿,而且指定的是三岁以内的,这些都是辟邪必备之物。”

白一膏疑惑的说道:“那么是辟什么邪呢?”

寒生思索道:“可能是人死了以后尸变之类的吧,是什么人要的呢?”

白一膏吞吞吐吐说道:“是景德镇地区的一家火葬场的人。”

“哦,原来如此,看来那边有事情发生。”寒生沉吟道。

“小兄弟,你这一说,我倒想起来了,订货的那个人穿的有点像一个道士,不过看他的面色很难看,眉心处发乌,眼神也是溜来溜去的,不会是鬼附体了吧?难道说,朗朗乾坤真的有此等怪事么?”白一膏心有余悸般的说。

“那人走了么?”寒生问道。

“拿了货塞进了一只大旅行袋就急急忙忙的去汽车站了,怎么?”白一膏问道。

寒生说:“那方子不管用的,那人走了多久了?”

“有一会儿了。”白一膏回答道。

寒生说道:“我反正要去汽车站乘车回南山镇,先告辞了,如果能碰上那个人,就帮他一把。”寒生问清了那人的相貌,然后告别白一膏,奔汽车站而去。

婺源县汽车站,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寒生一眼就发现了那人,他斜靠在站前的一棵大槐树下,身旁摆着一只大号的黄色帆布旅行袋,前衣襟扯开着,露着鸡皮样的胸口,正撕开了一贴狗皮膏药往自己的心口处粘贴着。

寒生走了过去,站在了他的面前。

这人约有五十来岁,黑瘦露骨,身穿老式的灰色对襟上衣,黑裤布鞋。面上果如白一膏所说的那样,枯槁的脸上眉心处有一团黑晕,似乎重病在身,口唇青紫,不停的大口吸气,牙齿是黄黑色。

“你不舒服是么?”寒生望着他开口问道。

那人抬起眼皮,看见面前站着的是一个二十左右岁的农村模样的小青年,也没放在眼里,只是用鼻子哼了一下,就不再搭理了。

寒生笑笑,说道:“你那膏药不管用的,能散一般的中邪,却起不到真正的驱鬼辟邪作用。”

那人闻言大吃一惊,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寒生,口中道:“你,你说什么?”

寒生蹲下身来,对他友善的一笑,说道:“朱砂乃镇惊之物,扫帚灰、鞋底尘、黑狗毛只不过是民间常用驱邪之物,三岁童子尿虽纯,但阳气孱弱,如此辟邪之法,在乡村间驱驱黄皮子大仙或许可行,可要对付尸变就毫无作用了。”

那人吃惊的嘴都合不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