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此乃朕之知己(2 / 2)

“师说?这是写师道的文章,莫非又是老生常谈,让朕奉行什么先王之道?真真能把人烦死。”尽管这嘴里抱怨着,可出于对莫安节的信任,刘岱还是展开书简,随意的扫了一眼。

就是这一眼,使得他的目光无法移开了。

“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不是废话么,没有老师哪来的学者,这学问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莫安节在旁无奈的听着,他知道自家的这位圣上,但凡看文章时,都有个坏习惯,就是嘴上不带停的,要不停的嘟囔,对一些细节进行无关紧要的评断。

这时候,刘岱已经看到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一句了,这位人皇读完,微微一愣,然后点点头道:“如果这句话不是抄袭自某处,那确实是佳句,不过朕似乎在哪听过,又好像没听过,在哪呢?”

莫安节很想扶额摇头,但不敢君前失仪,好在刘岱嘀咕着嘀咕着,很快就默不作声了,莫安节转头一看,确实意外的发现,皇帝陛下竟是专心致志的看了起来。

这个发现让他很是意外,这位自小陪伴皇帝成长的宦官,很清楚主子的性子,说多动都是好的,几乎没有安定的时候,没想到会因为这篇文章而沉默。

其实,这莫安节之所以会推荐这篇文章,就是因为其中的一句话。

《师说》送来的时候,莫安节就有所留意,看了之后更是赞赏文中主旨,但他也发现了,有一句话更为重要。

“皇上毕竟长大了,估计是发现了那句话,心有感触,因此沉默感悟,也对,毕竟皇上刚才那么愤怒……”莫安节这边正想着,那边刘岱已经放下书简,然后长舒了一口气,说出一句话来:“朕其实该为人师。”

莫安节顿时愣住了。

跟着,就听刘岱继续道:“这师者之路当真庄重,更是安定天下之道,朕过去常有思绪,如今观之,竟与此文不谋而合,当真妙哉!斯文当传天下!这篇文章,到底是出自何人之手?速速给朕打探清楚!”

“诺!”就有一名小宦官应声而去。

那莫安节却站不住了,低语道:“皇上,其实这篇文章中,还有一句话颇为重要。”

“朕知道的,”刘岱理所当然的道,“正是那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朕思量着,那满朝文武整日里指责朕,说明朕当皇帝或许不怎么在行,但若是做个老师,指不定还能有所作为。”

莫安节哑然,看着那人皇沉浸感慨,恨不能为师,不由哀叹一声,然后抬起兰花指,遥遥一指,说道:“皇上,您看这句。”

这一句,正是“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利于人,被于事,如斯而已”。

刘岱顺着手指看了过去,起先还不甚在意,但等他品味一番,登时眼中一亮。

“原来如此,这句话才是这篇文章的点睛之笔啊,此文书者,真乃朕之知己也!”

他刚才粗读,也看到这句,但被前面的语句勾起了为人师者的心思,因此没有深想,此时被莫安节特别指出,登时就品出味来了。

“好好好!真是好文章!”

刘岱越看越是欢喜,转头看了莫安节一眼,强调道:“这是好文章啊!”说着说着,刘岱猛地站起身来,“明日朝会,就得让满朝文武看看此文,让他们品鉴一下文中精神。”

莫安节听了却暗暗摇头,低语道:“皇上,朝中都在商谈武乡侯之事,本就没有定论,此时拿出这篇文章,难免乱上加乱,不如先缓缓,等武乡侯北上之后,再彰于天下也不迟。”

刘岱露出不愉之色,但还是点头道:“言之有理,那就先放放吧,不过此文书者却不能亏待。”

正好这时,刚才出去的小宦官回来了,带来了详细的资料。

“果然是湖海后裔,彭城陈氏陈守一!好个陈守一!”刘岱听着汇报,不时点头,可听到最后,这眉头又皱了起来,“五品?居然只定了个五品?那定品之人是手长脑袋上了么?能写出这等文章的,居然只有五品?”

说到这里,他又转头看了莫安节一眼,强调道:“你说这五品低不低?只有区区中品啊!”

莫安节心中一跳,但还是点头道:“低是有点低,但这只是初定……”

可惜,不等他把话说完,刘岱已经扬声道:“取朕笔来!既为朕之知己,那朕当亲自为其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