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再起硝烟(2 / 2)

国策 闪烁 2901 字 20天前

虽然在同一时代的领导人中,顾卫民的光芒远不如王元庆,而且一直受到王元庆的压制,甚至可以说,正是王元庆的存在,顾卫民有不得不在“二号人物”的位置上呆了这么多年,但是与颜靖宇相比。顾卫民的威望高得多,地位也高得多,影响力更加不用说。即便没有王元庆的支持,顾卫民也有能力推进政治改革卓军事改革。

由此可见,顾卫民能不能上台,关键得看王元庆有没有能力在任期内做完该做的事。

对罗少鹏这样的军人来说,结果与否都相差不大。

如果王元庆能够在任期内完成政治改革与军事改革,颜靖穿上台之前,就会有数十万军人不得不提前转业,大批将军失去手里的权力,被放到养一一小必冒上果王示庆不能在任期内宗成政治改革与军”顾卫民上台之后,照样会有数十万军人转业打手 大批将军提前过上退休生活。

不能去改变环境,就只能适应环境。

在大背景已经明了的情况下,各主力野战军在战场上奋勇争先,也就不难理解了。

换个角度看,罗少鹏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当初意气用事得罪了项铤辉,罗少鹏就知道前程难料。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网上战场,又得罪了裴承毅,那就不是前程难料的问题了。虽然罗少鹏知道项铤辉不是那种在乎个人恩怨的人,不然早就把他赶出了出军,但是罗少鹏并不清楚裴承毅的为人,只知道裴承毅将是下一任总参谋长。如果裴承毅是个小肚鸡肠的家伙,恐怕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出军安排新军长。

这个想法,让罗少鹏心灰意冷。

不过他没有放弃,因为他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作为少将军长,就算提前退役,罗少鹏也能终生领取国家的退役军人补贴,过上既清闲又安逸的生活。对出军的绝大部分官兵来说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如果罗少鹏带着丛军一起到霉,让坠军成为了首批裁减对象,那就意味着2万多官兵中,大部分将不得不提前脱下军装,丢掉饭碗。

作为军长,罗少鹏或许可以在上级面前桀骜不驯,却必须对手下的官兵负责。

从这个角度看,罗少鹏是一个懂得带兵、非常关心部下的军长,只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过于偏执,不知道如何进退与取舍。

部队出发前,罗少鹏就对全军官兵说过一句话,那就是,这次不是为别人打仗,是为自己打仗,为了全军2万多将士的未来打仗!

对出军来说,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前进。

当一支军队拿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就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挡住其前进步伐。

从官兵素质、总体编制、练水平、综合能力等各方面衡量,落军都不弱,在战略反应军中,除了比刀军稍微差一点,出军与刀军的战斗力旗鼓相当,比其他的战略反应军强得多,并不缺乏本钱。

东线决战初期的战斗也足以证明出军的战斗力。

被印军挡在宋河东岸,不是落军的战斗力不够,而是协助作战的工程部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让凹军错失了在印军部署好防线之前抢渡宋河的最佳时机,最终不得不用战略反应军不太擅长的攻坚战术强渡宋河。

如果再给24军一次机会,罗少鹏肯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事实上,裴承毅确实又给了罗少鹏一次机会。

仅仅一个晚上,出军就向西突击了近助千米,主力部队包围了印多尔,先头部队则提前折向乌贾因,摆出了围歼两地近力万印军的架势。

印多尔与乌贾因的印军都是计划前去增援博帕尔,却没来得及赶过去的二线部队。

出军先头部队到达的时候,印军就缩回了防御阵地,摆出了死守的样子。

能不能死守,不由印军决毛

按照裴承毅的战役部署,出军不但要包围印多尔,牵制乌贾因,还必须在在好小时之内攻占印多尔,并且向西南方向突击,占领曼德莱舍沃尔,强渡纳尔莫达河,争取将锋线推进到达布蒂河北岸,能够强渡达布蒂河就再好不过了。也就是说,到了达布蒂河北岸,裴承毅才会让万军顶替出军,向位于达布蒂河河口处的苏拉特发起进攻,并且一鼓作气的打下苏拉特,控制这座年吞吐能力达到数千万吨的大型港口城市。

虽然在出军的官兵看来,这是在为刀军做嫁衣裳,但是用罗少鹏的话来说,刀军打得再好,也是建立在出军取胜的基础之上。

就算分配战功,立下首功的也匙4军,谁也不能抹杀出军在西进作战行动中立下的汗马功劳。

当然,前提走出军必须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为此,出军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打下印多尔,打开通往纳尔莫达河北岸的通道。

万幸的是,罗少鹏拣了一个大便宜。

受博帕尔战役的影响,留守印多尔的印军不但没有多少斗志,也没有多少物资,不然裴承毅也不会用打手 时内打平印多尔。

罗少鹏也知道这一情况,所以包围印多尔之后,他立即呼叫了火力支援。

要让印军投降,首先就得打掉印军最后一点抵抗意志,让印军知道,如果不马上放下武器,印多尔将变成第二个博帕尔!

不得不说,罗少鹏领军打仗的能力非常不错。虽然没有凌云霄那么勇猛,但是更懂得利用一切有利因素。

能够当上主力野战军的军长,肯定不是吹出来的。

看^手^打^小^说^就^来思^路^中^文^网~